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裴晓茜:超越血缘的真爱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黄涛 王梦洁

“今天活动得很充分,出了不少汗。”

“我给您擦擦汗,再坚持一会儿,这样才能恢复得更快!”

3月6日上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训练室内,裴晓茜一手搀扶着67岁的刘素琴进行脑梗康复训练,一手攥着温热的毛巾,不时为老人拭去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一旁的病友王淑梅看到这一幕啧啧称赞:“您老有福呀!养了这么孝顺的女儿!”

听到这话,裴晓茜和刘素琴同时脸一红,不知如何解释。原来,两人并非母女,曾经是婆媳。6年前,裴晓茜离异,3年前前夫离世,从法律关系上讲,现在她和刘素琴已没有亲属关系。那裴晓茜为何还要精心照料生病的前婆婆呢?采访时,裴晓茜向记者娓娓道来。

(一)

今年39岁的裴晓茜是一名代驾司机,与前夫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贝贝”随她生活,小儿子“乐乐”由前夫抚养。因工作需要经常夜间代驾,她白天照顾“贝贝”时常感力不从心。经双方协商,两个孩子都由刘素琴代为抚养,裴晓茜按月支付抚养费。

裴晓茜原本每日紧张工作,然而,一起突发事件打破了这种生活节奏。今年2月9日下午5时许,裴晓茜正阖眼小憩,为夜间代驾养精蓄锐,急促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妈妈快来,奶奶突然说不出话了!”听筒里传来13岁儿子“贝贝”带着哭腔的呼喊,急促的声线里裹着孩子强忍的慌乱。

“别哭,照顾好奶奶,我马上到!”裴晓茜撂下手机,迅速拨通120急救电话,抓起外套向老人住所狂奔。冲进门的瞬间,她看见老人斜靠在沙发上,神志尚清但口角歪斜,手臂软绵绵垂落,半边身子已经不听使唤。裴晓茜赶紧搀扶老人下楼,一起坐救护车赶到邯郸市第一医院就诊。

经医生诊断,刘素琴患的是急性脑梗,其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5小时,必须马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现场医护人员问裴晓茜是不是家属,因为这项治疗需要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当时迟疑了一下,毕竟我已经不算老人的家属了。”裴晓茜说。但前公公和前夫早已去世,她一时半会儿也联系不上老人的其他家属。

时间紧迫,她赶紧拿起笔在确认书上写下“儿媳”两字,然后向医生解释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针对刘素琴的失独老人身份,医院方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对老人展开全力抢救。

(二)

量血压、测脉搏、输溶血剂……经过一夜抢救,刘素琴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脱离了生命危险。

因为担心老人安危,裴晓茜就暂时停掉了工作,在医院全程陪护。刚开始,刘素琴总是有些难为情。裴晓茜端着水盆进来时,老人慌忙用还能动的右手扯住被角:“你快去上班,我这把老骨头不要紧。”老人执拗地拒绝前儿媳妇帮忙擦身。

入院治疗的第11天,在第一次康复训练时,裴晓茜蹲下给老人擦脚,刘素琴用力地试图抽回脚:“脏……”话音未落,那双布满老茧的脚已经挪向一边。“妈,当年坐月子时您给我洗过头,现在该我还您了。”温热毛巾轻轻擦拭过浮肿的脚踝,老人的泪珠子落在裴晓茜的手背上。

此后,裴晓茜再照料刘素琴的饮食起居及洗漱事宜时,老人不再推拒,总是欣然受之。其间,刘素琴的弟弟屡次登门探望,劝裴晓茜回家歇息:“照料之事交由我们即可。”

裴晓茜却执意推辞:“于情于理都不合适,终归婆媳一场,还是让我来尽这份心吧!”

(三)

经过近一个月的悉心照料,刘素琴从卧床不起到独自站立,再到扶着墙缓步行走,身体日渐好转。看着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前儿媳日渐清瘦,老人总是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带着体温的钞票塞进裴晓茜的衣兜里,这样的举动已悄然发生过许多次。“这钱您留着用吧!”裴晓茜总是温柔地把老人的手推回去,“我们虽无血缘,但您帮着带孙子,现在就当是孩子们在尽孝心了!”

人生无常总难料。伺候前婆婆期间,怡逢裴晓茜母亲膝关节严重积液需每日理疗,分身乏术的她只能咬牙托付给弟弟裴晓东。“经过一周的治疗,妈妈现在走路已经不疼了。”电话那头传来弟弟沉稳的嗓音,“姐,你只管照顾好孩子奶奶,家里有我顶着!”

裴晓茜坚持伺候生病前婆婆的事被朋友传到了短视频平台,50多万网友为她的善行点赞,称赞她是“青年人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媳妇’”!

获悉裴晓茜精心照料前婆婆这事,复兴区百家村街道六二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红为裴晓茜申请到每天50元的护理补助。刘素琴的邻居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忙照顾两个孩子。

“照顾家人是本分,哪值得这么夸奖。”面对大伙的交口称赞,裴晓茜抿嘴微笑,轻轻理顺老人银白的鬓发,“这声‘婆婆’叫了多年,虽无血缘却早是至亲,后半辈子我陪着您慢慢走,咱们日子还长着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裴晓茜:超越血缘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