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孙钦凡)日前,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法治防护体系,通过检校共建、检警合作、检社协同,实现未成年人盗窃源头治理,辖区内未成年人盗窃犯罪同比下降。
聚焦校园普法,强化源头预防。该院深入辖区10所中小学,举办防盗专题法治讲堂,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情景剧演绎等方式,让广大中小学生切身感受盗窃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该院制作普法宣传视频,区教育局安排部署辖区中小学召开防盗窃主题班会,观看防盗窃宣传视频,引导学生们遵守法律、远离犯罪,提升中小学生法治意识。
聚焦重点场所,强化夜间巡逻。该院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重点场所夜查活动,探索建立“网格化”巡防机制,该院与公安机关共抽调137名干警,安排40辆警车对重点区域巡逻。针对辖区特点,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巡逻,对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小区、商铺、网吧等区域加强巡查力度。
聚焦全员参与,强化群防群治。该院干警联合公安局民警、社区网格员深入辖区小区、街道、沿街门市,开展反盗窃普法宣传,在小区门口、超市、烟酒店等场所显著位置张贴防盗宣传彩页2000余张,并结合近期未成年人盗窃案件讲解各类盗窃的特点及防范方法,提醒经营者加装电子监控设备。在辖区公园、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普法宣传,为过往群众讲解典型案例,提醒群众提升防范意识,做好防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