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海信视像涨0.76%,成交额2.20亿元,换手率0.76%,总市值292.31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海信视像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下方累积一定获利筹码。近期筹码关注程度减弱。舆情分析来看,10家机构预测目标均价25.55,高于当前价13.81%。目前市场情绪悲观。
异动分析
家用电器+MCU芯片+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芯片概念
1、国内黑电巨头,17年海信电视占有率为16.79%,已经连续14年位居中国电视市场的第位,并且平均尺寸高居全球主流品牌的第1位,在全球4K电视市场与曲面电视市场的出货量均排名第三;产品升级方面,对激光电视产品线升级到4K超高清显示,推动ULED技术升级;17年电视机销售额301亿元,主营占比超95%;18年8月,欧盟正式批准中国海信并购欧洲家电巨头 Gorenje。
2、智能化方向,公司进行了基于国产 CPU 高端电机变频驱动 MCU 芯片的 MPW 流片,该芯片支持电机变频驱动算法中复杂的数学计算能力,可实现电机高速运转的精确变频控制,电机低速平稳启动,在渗透到显示产品、白电、厨电、小家电的同时,实现国产高端 MCU 的进口替代。
3、2024年8月28日互动易:公司持续推进AI智能眼镜和XR虚拟现实显示的研发工作,并于2024年上半年推出了 MR 眼镜 V3 Pro。
4、海信互联网电视已经实现对智慧家居系统的交互和服务延伸,其中包括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在内的共27个品牌的50余个品类的280余款设备接入,生态初步形成。
5、2019年年报披露:公司对芯片资源进行了整合,依托在画质处理和屏端驱动芯片产品方向不断积累和创新,公司推出了第三代超高清画质处理芯片-信芯H3,该产品融入公司多年积累的背光分区技术与超画质算法,结合AI-HDR引擎技术和顶尖的图像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画面的色彩、清晰度、对比度和流畅度,公司发布的4K TCON芯片、4K FRC TCON芯片均获得了上游面板厂的青睐,所有产品IP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有效降低了对国外进口芯片的依赖。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840.86万,占比0.04%,行业排名9/10,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6.34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860.27万 | -4995.78万 | -8088.24万 | -1.12亿 | -1.12亿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9454.29万,占总成交额的8.13%。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1.23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1.23元,近期筹码关注程度减弱;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22.57,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218号,成立日期1997年4月17日,上市日期1997年4月2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视机、广播电视设备、电冰箱、通讯产品制造、信息技术产品、家用、商用电器、电子产品的制造、销售和服务;自营进出口业务(按外经贸部核准项目经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慧显示终端76.95%,新显示新业务12.15%,其他(补充)9.75%,其他1.15%。
海信视像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彩电。所属概念板块包括:AIAgent(智能体)、文心一言概念、百度概念、超高清、虚拟现实等。
截至9月30日,海信视像股东户数2.98万,较上期增加13.79%;人均流通股43426股,较上期减少11.71%。2024年1月-9月,海信视像实现营业收入406.50亿元,同比增长3.63%;归母净利润13.10亿元,同比减少19.53%。
分红方面,海信视像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8.2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04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海信视像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动股东,持股3430.0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11.04万股。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B(161005)位居第五大流动股东,持股2400.6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00.64万股。嘉实价值精选股票(005267)位居第九大流动股东,持股1434.11万股,为新进股东。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十大流动股东,持股1429.24万股,为新进股东。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519772)、交银新成长混合(51973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