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悦读北外滩

转自:上观新闻

悦读+志愿者服务队招募中,点击报名

理发椅上,一小孩坐在那扯着嗓子干嚎,拒绝妈妈指定的“光头强”发型。一边的理发师手拿电动推子“滋滋”地上下翻飞,随后又小心翼翼地精雕细琢。宝妈站在后面时不时地指点着:“这里、这里……”很像一位在摄影机旁柳眉微颦、目光犀利的导演。理发师在孩子长不足寸短的两鬓及后脑勺,雕出了一条弯曲的灵蛇图案。宝妈柔声引导:“宝贝,新年从头开始哦。”

那位宝妈说得不错:新年新剃头,意味着除旧迎新从头开始。理发界有行话,洗染烫除外,男士理发为“单剪”,前后不会超过10分钟;但到年关,“新剃头”就远远超出漂亮、干净、体面等等范畴,与“总把新桃换旧符”有着共同的意味。

以往过年前那几天,弄堂里的剃头铺子会忙到深夜,只要那个15支光白炽灯亮着,门口长条凳上就会有人等候。理发师傅多来自农村,以一技之长避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靠走街串巷的吆喝招徕生意。手艺好的师傅剃完头后,还会掏耳朵刮胡须“修脸”,随手给顾客捶几下肩砸几下背以松筋提神,最后用一个清脆响亮的“空心巴掌”表示“好了”。而那几天剃头的孩子还会挨三下,并随口念着顺口溜“新剃头,不打三记触霉头。一记到头,富贵不愁;二记到头,无病无忧;三记到头,多子多寿。”那时理发师都有这本事,巴掌拍得脆响,“挨巴掌”的却觉得犹如掸去身上陈灰。站起身、走出店,个个都是头皮白里透青,头发乌黑铮亮,活脱脱诠释唐代王昌龄的笔下名句“斩新剃头青且黑”。

如今,同样理个发,传统师傅已迭代成技师、总监……当然价格各自不同;而头发也成了一种标志和情感宣泄,各种造型“花头经”透得很。传统的那几下“啪啪”击打声如今演绎成一整套点穴按摩,明码标价下还有四个字“年卡优惠”。曾听到一位年轻理发师忿忿不平地嘟囔,不愿意向顾客推销预售卡,表情很是痛心疾首。我有时也很替他们着急的。

曾有人给剃头师傅写了一副对联:刀刮满朝文武,拳打盖世英雄!横批:发丝乾坤。读罢有种京剧武生在台上翻一串筋斗后“金鸡独立”精彩亮相,激起满堂喝彩的感觉。其实是在说:无论皇族贵侯还是贩夫走卒,谁也离不开剃头这件事。

新的一年,从“头”开始。一个新剃头反映对生活的憧憬信心,也意味着去除一年积郁轻装上阵。新年新势,博个“好彩头”。

文章来源:《虹口报》2025年1月24日,有删改。

作者:陈茂生

讲述人:周静

图片:AI生成

编辑:葛敏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悦读北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