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五部委“一把手”谈经济,信息量很大!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6日下午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发改委主任: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 有支撑 有保障

记者会一开始,有美媒记者就5%左右的中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提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指出,今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综合研判、科学论证、系统平衡,稳慎提出的,在工作层面上,也为实现这个目标做了充分和扎实的准备。

“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郑栅洁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经济成绩单有4个特点:增量大,质量高,基础牢,势头好。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份成绩单为今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栅洁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同时还面临国内需求仍然不足、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这些困难挑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都是能够克服、能够解决的。

“综合分析,我们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底气,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我们对此充满信心。”郑栅洁说,“可以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郑栅洁还透露,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就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

何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外界高度关注。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更加积极”,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具体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是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在支出强度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4%,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在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加上弥补赤字的国债,今年新增政府债券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

四是在转移支付上更加给力。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重点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自主财力,有效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同时,增加安排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引导地方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

五是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今年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科学技术支出超1.2万亿元,增长8.3%。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保持较高增幅。

蓝佛安补充说,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商务部部长:2025年扩消费将推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

《政府工作报告》对提振消费作了部署,强调要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统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推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在介绍以旧换新这项重点工作时,王文涛介绍,突出“加力扩围、惠民升级”,扩大了“换新”补贴的品类范围,家电从“8+N”类增加到“12+N”类,增设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截至3月5日,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1万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70万份,合计超过100万,超94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200万台、已有超340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超42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记者会上介绍,人民银行连续几年多次降准降息,中国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上比较宽松。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同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财政部部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缓释

按照党中央部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去年四季度,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三年每年2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蓝佛安介绍,化债压力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缓释。截至今年3月5日,地方共发行置换债券2.96万亿元。去年发行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利率水平下降平均超过2.5个百分点,部分地区下降更为明显,预计这部分置换债券5年利息减少2000亿元以上,极大减轻地方资金压力和利息支出。

潘功胜: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记者会上,潘功胜介绍,近期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潘功胜说,债券市场“科技板”会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和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发行成本,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潘功胜补充说,我们欢迎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反对将市场化的投资行为工具化、政治化,反对设置不正当的投资壁垒。

中国证监会主席: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

在回答中国科技企业价值重估相关问题时,证监会主席吴清开玩笑说,“我发现今天记者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今天的经济主题记者会,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这也反映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吴清说,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四成,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质效明显提升。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聚焦科技创新活跃、体现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领域,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王文涛:如美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中方将奉陪到底

记者会上,有新加坡媒体就美国再次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提问。对此,王文涛回应称,芬太尼问题,中方有关部门已经发布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事实情况和中方采取的措施,阐明了中方立场。

“这里,我特别要强调一下,芬太尼问题美方必须尊重事实,首先自身要采取积极的行动,不能只向中方‘甩锅推责’,这解决不了自身问题,以这个为由对华加征关税更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王文涛说。

王文涛表示,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先后发布了“美国第一”贸易、投资政策备忘录,恢复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232钢铝关税,宣布要征收“对等关税”,还针对中国造船等行业提出征收港口费等301调查限制措施,关税的单子似乎越拉越长。这些以关税威胁、要挟的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霸凌主义行径,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关系,而且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阻碍世界经济发展,也必将损害美国民众和企业利益,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美国的资本市场,美方宣布加征关税后,美股市场三大指数应声下跌。

王文涛说,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方单边主义政策和霸凌主义行径逆潮流而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担忧和普遍反对。中国传统的交往之道,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胁迫要挟对中国行不通,也吓不倒中国。中方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针对美方采取的单边征税措施,已根据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如美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中方将奉陪到底。

王文涛表示,作为两个国情不同的大国,中美在经贸领域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如果美方想解决问题,就应拿出大国的样子,拿出正确相处之道。上个月,我也分别向美国新任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致信,希望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双方可在适当的时候见面,双方团队也可尽早进行沟通。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出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加强对话、管控分歧、促进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李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五部委“一把手”谈经济,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