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阳梅 孔燕 李婷婷
初春时节,走进灌云县东王集镇小垛村富民兴村产业基地,一排排豆丹养殖大棚有序排列。棚内大豆长势喜人,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再过几天,就要在大豆叶子上投放虫卵。预计4月底,豆丹就能进入市场售卖。从大豆播种到豆丹虫卵投放,再到豆丹成熟,村干部们每天都会到豆丹地里查看情况。”东王集镇小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昌松介绍,村集体一年养殖两季豆丹,养殖面积达340余亩。除了养殖豆丹,小垛村还种植了330余亩的水稻和小麦,并实行稻麦轮作。去年,小垛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60万元,净收入130万元。
“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筛选大豆种、锄草、擀豆丹……各种活儿,一年收入将近3万元。加上家里流转的四五亩土地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60多岁的小垛村村民陆习霞笑着说。
曾经的小垛村无资金、无资源、无产业,发展受限。2021年灌云县推出“富民兴村贷”,次年,小垛村便申请到了50万元的“富民兴村贷”。“多亏了这笔‘富民兴村贷’,村里的产业才能做起来。2023年初,我们用这笔‘富民兴村贷’新建了48个大棚养殖豆丹,同时建设50多平方米的‘冷藏+冷冻库’。2023年上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就达到了50多万元,大家干劲十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黄昌松说。
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灌云县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灌云县一直在思考。由灌云县委组织部牵头,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灌云农商银行等单位开发的“富民兴村贷”金融产品解决了这个难题。
“富民兴村贷”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组织土地流转及农业种植相关项目,专项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这款金融产品一经推出,我们第一时间全面对接灌云县内308个行政村,有效解决了县域村集体经济受制于资金短缺、缺乏有效抵押、无现金流、基础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充分发挥了金融在农村要素市场配置中的作用,有力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灌云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良新说,“我们还组织了14名金融助理到镇街挂职,308名村(社)党总支书记到农商行基层网点挂职副行长,实现了双向挂职、全面融入,大力夯实富民兴村的人才基础,全面提升富民兴村工作效能。”
同时,为了更好地调动经办银行的积极性,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加强政策扶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富民兴村贷”有效开展。“我们创新推出‘支农再贷款+富民兴村贷’政银产品,给灌云农商银行提供低利率的支农再贷款资金,着力增强其创新金融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截至目前,该行支农再贷款余额4.1亿元。”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科长张勇说。
截至今年1月末,灌云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富民兴村贷”2.12亿元,惠及180余户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带动近万名群众就近务工。2024年灌云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的行政村达112个,而在3年前灌云县过百万村寥寥无几。在“富民兴村贷”的助力下,灌云县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灌云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行、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持续探索金融破解村集体经济融资困境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创新推出适合民营企业的特色信贷产品,推广“小微贷”“苏农贷”“微企易贷”等产品,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落实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部署,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打好普惠金融主动仗,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扛起乡村振兴的‘金融担当’。”王良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