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崛起!中国科技“七巨头”市值涨幅超美“七姐妹”

转自:中国工业报

■  中国工业报   王棕宝  闻育旻

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现了!

近日,有法国金融机构统计称,今年以来,中国科技“七巨头”2025年年初以来的总市值涨幅,超越了美国股市科技“七姐妹”。

金融数据平台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港股科技“七巨头”的总市值持续飙升,已经达到11.85万亿港元,涨幅超过44%。而美股科技“七姐妹”的市值,目前为17.61万亿美元。较年初下滑约14.48%。

上述被归为“七巨头”的中国科技公司,包括腾讯(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小米(01810.HK)、中芯国际(00981.HK)、比亚迪(01211.HK)、京东(09618.HK)和网易(09999.HK)7家企业。

美股科技“七姐妹”则指苹果(AAPL.US)、微软(MSFT.US)、亚马逊(AMZN.US)、谷歌(GOOGL.US)、Meta(META.US)、特斯拉(TSLA.US)、英伟达(NVDA.US)等7家美国科技巨头公司。

来源:摄图网

数据显示,港股科技“七巨头”们的市值,基本全部“更上一层楼”。其中,涨幅最高的是阿里巴巴(09988.HK),市值从1.57万亿港元大幅增长到2.72万亿港元,区间涨幅超73%;腾讯控股(00700.HK)的市值,同期从3.85万亿港元上涨至4.96万亿港元;小米集团(01810.HK)则从8659亿港元上涨为1.45万亿港元,比亚迪股份(01211.HK)也从7756亿港元上涨为1.22万亿港元。

如何看待中国科技股的走势,联储证券研究院研究员王竞萱对中国工业报表示,这种现象的意义在于:

第一,科技竞争格局进入新阶段,中国科技企业在AI、汽车、半导体领域实现对美国科技的追赶甚至反超,逐渐打破美国科技霸权,全球科技格局进入多元竞争阶段;

第二,资本市场迎来新起点,中国科技企业市值的崛起,标志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资产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第三,“七巨头”市值大涨后,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企业市值超过传统的国资巨头,标志着中国经济翻开了科技引领、创新突破的新篇章。

中国科技股涨势短期内有望延续

王竞萱分析称,中美科技股今年以来的股价走势反转,源于一方面,DeepSeek用有限算力和超低的成本创造了顶尖大模型,为中国科技产业提供了全国产AI链条的导入机会,对美国在模型、芯片、系统的封闭体系实现了解耦,挑战了美国算力霸权;另一方面,此前美股重点依赖AI叙事,受益于难以证伪的算力膨胀,估值不断拉高,但进入2025年后,美股政策反复无常,AI逻辑受到挑战,此次走势反转也是风险控制和多元收益追求下资本流动带来的平衡结果。

王竞萱认为,从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来看,单一市场的单一品种资产长期具有超额收益是比较有难度的,当前中国科技股仍存估值修复的空间,因此其有望在短期维持上涨。

来源:摄图网

中国某商业银行投资经理王先生也认为中国科技股有望延续涨势。他对中国工业报表示,趋势判断主要源于:一是中国政府对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二是中国在AI、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迅速,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三是与美国科技股相比,中国科技股的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而美国科技股当前面临着经济形势不明朗、高估值泡沫挤压等一系列挑战。综上,中国科技股的强劲表现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延续。“不过,股市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王先生补充道。

“随着中国科技股的上涨,其估值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运行的可能性较大,能否长期跑赢美股的关键在于:受限的核心科技能否突破、盈利增长与估值是否匹配、中美博弈带来的负面影响何时消减。” 王竞萱谈到。

市值超越仍需15年左右时间

当前中国科技“七巨头”超越的只是市值涨幅,那么市值的超越又待何时?

王先生谈到,从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中国科技股的总市值有望在未来3到5年内继续缩小与美国科技巨头的差距。如果当前的增长势头得以延续,中国科技股的总市值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内接近甚至超越美国科技巨头。考虑到中国科技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市场潜力,预计在未来10到15年内,中国科技巨头在营收和利润方面有望与美国科技巨头持平甚至超越。

王竞萱分析称,当前美股“七姐妹”的总市值和约15万亿美元,2023营收与净利之和分别约1.74万亿美元和0.33万亿美元,而中国科技“七巨头”的总市值和约1.5万亿美元,2023营收与净利之和分别约0.51万亿美元和0.04万亿美元。由此可见,当前中美科技巨头之间面临的差距还仍然较大,从市值角度来看,前复权计算的近三年平均涨幅美股“七姐妹”与中国“七巨头”相差较小,若未来中国科技“七巨头”的每年股价平均涨幅达50%,美股“七姐妹”平均涨幅20%,市值超越需要10年左右。考虑到长期维持如此巨大的超额增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预计市值超越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

“公司营收的差距则相对较小,预计营收赶超可能在2030年实现。” 王竞萱补充表示,原因在于中国企业面临的本土市场空间几乎是全球最大的,而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本土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有望不断加强,同时伴随中国企业的出海,中国科技企业在营收上的追赶有望快速实现。

王竞萱还说,“七巨头”利润的赶超则可能需要20年以上,美国科技企业的盈利依赖高溢价产品和知识产权收费,而中国科技企业仍以规模扩张和成本控制为主,因此利润增速长期超过美国科技企业高度依赖技术的垄断性优势。

信息技术推动中国A股总市值创新高

证券媒体报道称,截至3月18日收盘,中国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03.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当前A股行业市值前三为信息技术(19.53%)、工业(18.82%)和金融(17.18%),三者合计占比超55%,构成市场核心支柱。其中,信息技术(含半导体、软件、AI等)已连续三年位居市值榜首,2023年至2025年占比从16.2%提升至19.5%,年均增速超1个百分点。

王经理认为,市值创新高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A股市场正从“传统周期主导”向“科技+创新双擎驱动”转型。这种转型推动了整体市值的提升。

二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信号持续释放,包括增强制度的包容性与适应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政策的推动显著提升了A股资产的吸引力。

三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指标均呈现积极态势。

其中科技板块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首先是市值占比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板块已连续三年位居市值榜首,成为推动A股总市值增长的重要力量。其次是科技板块的强劲表现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科技主题在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初的市场行情中占据主导地位,推动了整体市场的活跃度。

王竞萱分析指出,本次创新高的深层背景在于:第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硬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稳楼市股市,强调深化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综合改革;第二,经济基本面修复,1-2月宏观经济保持较强增长动能,显示供需双端回暖,市场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预期上修,支持估值中枢上修。

“科技板块在此次创新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竞萱表示,电子、计算机、通信三大行业占全部A股市值比重达19.1%,2022年初该值仅13.5%,标志着A股市值结构转向,硬科技取代传统行业成为新引擎,中国科技在2025年初展现出了蓬勃动力和巨大潜能,市场预期得到改善推动估值上移,科技赛道的市值增长成为了拉升指数的核心推力。

审核:徐向阳

责编:闻育旻

编辑:马锶宇(实习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崛起!中国科技“七巨头”市值涨幅超美“七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