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停车新规来袭,违停纳入征信,违规调价最高罚款10万!

近年来,买车越来越容易,但停车却成了一大难题,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许多车主不是怕堵车,而是怕找不到停车位,不敢开车出门。然而,这一状况或许即将改变!北京已经出台了一项全新的《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并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项法规不仅规范了停车秩序,还可能成为全国推广的试点。那么,这部条例究竟有哪些关键点?

01

违法停车将影响个人信用

停车违法行为将被纳入征信系统,建立信用奖励与联合惩戒机制。停车场经营者、建设方、甚至个人车主如果违规,将被记录在案,严重者甚至会被公示、惩戒。而最严厉的后果是,失信者可能无法获得本市的小客车购车指标。

02

私装地锁?罚你1000元!

不少车主为了占车位,私自安装地锁、地桩,甚至摆放障碍物霸占停车位。新规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固定或可移动障碍物,否则将面临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03

充电车位只能电动车停

电动车越来越多,但充电车位总被燃油车占据?这一现象将受到严格整治。非电动汽车不得占用电动汽车专用充电泊位,否则将被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处罚。

04

停车资源共享:错时停车成趋势

北京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停车泊位在特定时段对外开放,以缓解停车难题。这意味着,一些办公楼、商业区的停车位,可能在夜间或周末向周边居民开放,但前提是须有偿使用,管理单位应提供便利,确保安全。

05

市中心停车场必须全天开放

中心城区,经营性停车场必须24小时开放,违者将面临5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提升停车位的使用效率,避免停车资源浪费。

06

小区停车费不得随意涨价

一些小区物业随意调整停车费,引发业主不满。新规要求,调整小区共有停车泊位的收费,必须经过业主过半数同意。如果违规调整,最高可被处以10万元罚款

07

停车管理员可协助举报违停

为了弥补执法力量不足,街道办、乡镇政府指派的停车监督员,以及受委托的停车管理企业人员,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停车秩序,劝阻和告知违停行为。不过需要注意,他们并不具备执法权,仅能进行劝导和提醒。

从这些措施来看,北京正在尝试用更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改善停车难题。如果新规实施效果良好,不排除未来在全国推广。对于车主来说,合理停车、遵守法规才是长远之道,否则不仅面临罚款,还可能影响信用记录。那么,你对这些新规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停车新规来袭,违停纳入征信,违规调价最高罚款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