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塞上江南刮起“最炫文明风”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我们村有个男娃叫张昕(化名),今年23岁,身高178厘米,希望找个性格外向的对象。”

  “我们村有个开朗活泼的丫头,今年25岁,在银川当幼教,看能不能撮合他们认识认识。”

  在不久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举办的一次相亲会上,该镇19个村的妇联主任齐聚一堂,以义务红娘的身份,为村里的适龄单身青年牵线搭桥,在积极促成美好姻缘的同时,也扮演着文明新风尚的引领者角色。

  近年来,宁夏各级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自治区党委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大局,打好思想引领、健康支持、创业发展、婚恋交友、激励礼遇“组合拳”,持续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落实见效。

  强化妇女思想引领 让观念“更新”

  “不讲排面不攀比,全家老少都欢喜;婚事新办都点赞,大操大办不提倡……”三趟墩村“敲门嫂”义务红娘队的志愿者走街串巷、进院入户,刮起阵阵“最炫文明风”。

  据了解,近年来宁夏各地妇联纷纷组织移风易俗巾帼宣讲团,从妇联干部、党员、律师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宣讲员,广泛举办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将宣讲阵地延伸至田间地头、屋场院子,将理论政策转化为“通俗语”“本地话”,引导妇女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婚俗新风。据统计,全区各级妇联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讲4360场次。

  各级妇联还积极创新形式,讲好移风易俗好家风故事,石嘴山市妇联利用“吴惠珍家风工作室”,精心打造抵制高额彩礼情景课程,引导广大家庭树立健康向上的婚恋观。盐池县组建“兰花姐姐”服务队,采取“一摸排二访问三引导四服务”的模式,在“串门子”“拉家常”过程中,使移风易俗成为广大家庭的自觉行动。

  探索礼遇家庭机制 为幸福“添彩”

  通过礼遇家庭促引领,宁夏各级妇联努力探索礼遇家庭机制,积极链接资源,对接餐饮商超、家居百货等商户,激发群众参与抵制高额彩礼、倡导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各级妇联已对接99家企业商户,发布204项礼遇内容,礼遇437户“零彩礼”“低彩礼”家庭。

  各级妇联还通过大力宣传促进就业相关政策,优先为“零彩礼”“低彩礼”家庭提供就业服务、推荐就业岗位,其中为582名“零彩礼”“低彩礼”家庭女性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实施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巾帼创业贷”“母亲创业循环金”惠民项目,为有创业意愿和贷款需求并符合贷款条件的“零彩礼”“低彩礼”新婚女性开通绿色通道,共为243名符合“零彩礼”“低彩礼”的新婚女性发放贷款3686万元。

  搭建婚恋交友平台 为爱情“增色”

  聚焦单身青年的婚恋交友需求,抓住“3·8”“5·20”“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宁夏各级妇联积极为单身青年“架鹊桥”,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举办各种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去年以来,全区各级妇联共举办联谊活动79场次,为4463名单身青年交友“牵线搭桥”。

  与此同时,全区各级妇联通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讲座、文明新婚承诺签名等方式,为单身青年上好正向婚姻家庭价值观的第一课。2024年10月,组织全区31对“零彩礼”“低彩礼”新人与全国妇联同步开展了“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集体婚礼。自2024年以来,银川市、吴忠市、红寺堡区、原州区等县(市、区)妇联已联合相关部门举办集体婚礼31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文明乡风是关键一环,其对乡村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看到改变。”采访中,青铜峡市妇联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塞上江南刮起“最炫文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