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记者 吴艳丽 刘卫峰)自司法部在全国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以来,唐山市德信公证处积极探索公证服务新模式,创设公证办理“快车道”,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有效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和办证效率。
“你好,我想办理房产继承公证,但是我行动不便,没法出门,而且儿子在外地工作,只能周末回来。你看能想想办法,帮帮我吗?”近日,市民李阿姨给唐山市德信公证处打来电话,请求帮助。
如何让服务窗口“不停摆”,保障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德信公证处的工作人员针对李阿姨家中情况,想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阿姨不便出行”,那就开启“线上响应”。微信、电话24小时随时在线,保证问询“秒回复”,解答清晰完整,让李阿姨“一次都不跑”。
“材料准备烦琐”,那就提供“绿色继承”。考虑到李阿姨上了年纪,公证员在材料清单模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个罗列清晰。对于可同时、同地准备的材料“合并同类项”;需经多个地方共同准备的,标注好先后顺序、出行路线和联系电话;部分调取困难的材料,由公证员前往协调调取。
“工作时间有局限”,那就创设“增值服务”。公证员提前确认好李阿姨儿子抵唐、离唐时间,提供周末不打烊“快车道”服务;李阿姨行动不便,提供“养老院里办公证”以及不动产“初始登记+转移登记”一站式集成服务。
两天之后,所有手续全部办完,当李阿姨同时拿到厚厚一摞公证书、一本鲜红的不动产权证书时,不禁对公证员连连感谢。
近年来,唐山市德信公证处持续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拓展公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快速办理”的公证事项上“做加法”,在证明材料上“做减法”,建立“容缺受理”“容缺后补”等工作机制,拓宽“绿色继承”适用范围,探索“跨部门核验”工作路径,构建“智慧公证”远程视频和“公证+不动产”联办工作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办证难、办证繁、办证慢等问题,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