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仅退款”全面取消?被偏爱也不可有恃无恐

阿里巴巴旗下平台1688表示,将从3月下旬开始,全面取消“仅退款”。

全面取消!

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一直让商家、买家、平台三方处于争议旋涡的“仅退款”规则,将迎来彻底转向。

所谓“仅退款”,是指消费者在收到货不对板或者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后,可以向平台申请不退货仅退款的售后机制。这是拼多多为了解决生鲜等商品退货成本过高问题,于2021年推出的政策,随后这一模式被各大电商平台采用,成为网购的标配。

“仅退款”的设计初衷当然很好,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能使消费者在遭遇商品质量问题时快速维权、挽回损失,提高购物的安全感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倒逼商家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对平台而言,也促进了交易量。

但是,“仅退款”的好意,一定会结出善果吗?

l“仅退款”拉偏架,商家很受伤

当事方开麦:京东商家学习中心讲师黄崎:

在仅退款之前,平台一直采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来维护消费者权益,但这其中涉及到快递费、主要责任方等问题。为了让退货流程更简单,也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平台从快速解决纠纷,减少流程,增强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的角度出发,推出了“仅退款”规则。

但是最近几年,平台频繁接收到商家对于“仅退款”的吐槽,而且不同平台接收到的吐槽密度和力度还各不相同,有的平台很多,有的平台较少。吐槽主要集中在“仅退款”政策过于偏袒消费者,比如轻松拍几张照片,写几段说明,就可以获得退款。而平台作为裁判员,又无法对消费者提供的证据进行求证,不能分辨真假,最后的判定结果总是更倾向于消费者,令商家吃哑巴亏,这很不公平。

现实情况其实比这位平台工作人员描述的更严重。一部分羊毛党利用平台“消费者至上”的“仅退款”规则,无止境薅羊毛,甚至形成了薅羊毛群体,并将其发展成一条深度产业链,更有甚者一年暴利两三千万。这种状况下,商家既没有改变平台规则的话语权,也缺乏制约“羊毛党”的力量,只能承受商品与资金的双重损失,尤其是中小商家,经营压力倍增。据电诉宝统计,2024年全国综合电商用户投诉中,任意“仅退款”投诉占比高达33.96%,成为商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过去半年,包括淘宝、拼多多、抖音在内,各电商平台都对“仅退款”问题做出了调整,试图减少平台主动介入,加强对优质商家的保护。这一系列态度折射出“薅羊毛”问题的严重性,也折射出及时修补规则漏洞,避免规则被滥用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25315日,江苏发布2024年度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中,法院判决:滥用“仅退款”恶意“薅羊毛”违反诚信,必须赔偿网店损失。平台和法院相继对“仅退款”带来的后果予以理性审视、对商家合法利益加以保护,都是在尽力尽快恢复前期不完善的“仅退款”规则所颠覆的秩序。

当然,仅退款机制是一种消费者权益保障手段,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如果因为有人恶意滥用,就全盘否定其价值,那么消费者的“维权难”问题,是否也会痼疾再犯呢?

ll“仅退款”转风向,顾客可放心

当事方开麦:京东商家学习中心讲师黄崎:

其实消费者不必担心,因为“仅退款”并不会消失,即便现在传出了“全面取消”的声音,未来也不会完全消失。而且除了“仅退款”之外,电商平台也有多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渠道。比如消费者担心的收空包问题,快递对于发出的货品都有详细记录,这其中就包括包裹的克重大小,商家是无法钻空子的。另外,如果与商家发生纠纷,也可以通过平台客服申请平台介入调查和调解,对于商家的投诉,也会有专门的投诉渠道进行处理,平台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支持消费者的各种诉求。

说到底,“仅退款”只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该造成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二元对立。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平台、商家、消费者应该是忧乐相关、利益一致的共同体。平台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推进用户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商家品质把关,让仅退款机制日趋完善。消费者如果不满意所购货物,应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确认申请退款后是否应当将商品寄给商家,切忌因小利而失信誉,将“仅退款”变成“多薅钱”。商家也应该主动从“低价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型,依靠诚信与品质争取客源,拓宽未来的发展之路。

希望每个人打开购物车的时刻,每一笔交易都确保公平,每一次选择能收获幸福。

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节目组

编辑:马儿

江苏新闻广播焕新升级!

十八而至

一路生花,真情常在

青春无限

焕新改版,好声更新

一图带你看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仅退款”全面取消?被偏爱也不可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