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2025年两会热点话题,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也得到了多位代表委员的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建议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上位法的修订并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在更大范围、更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应用,以促进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创造更多新质就业。
当下,全球汽车产业已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自动驾驶已成为汽车工业的必争高地。在我国,随着萝卜快跑等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多个城市的稳步推进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落地已初具条件。
“我国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比如萝卜快跑已经在很多城市进行试点应用。建议尽快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上位法,充分授权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在更大范围、更多场景展开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试点应用。这也可以为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提供借鉴,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和AAM(Advanced Air Mobility,先进空中出行)关键技术都是新能源、5G和人工智能,但受低空气象复杂多变等的影响,低空飞行器安全保障更难一些。很难想象,如果公众不敢坐自动驾驶汽车,怎么敢坐飞行汽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以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其对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转型的带动作用也得到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在《关于促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高质量就业的提案》中建议,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探索与实践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同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社会关键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新业态就业劳动者与AI技术发展有很强关联性。以自动驾驶为例,长期看,自动驾驶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传统驾驶员的需求,如出租车司机、货运司机等。然而,这种替代并非简单的岗位消失,而是推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促使劳动力市场转型。”江浩然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据了解,北大国发院发布的《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2024》显示,2024年上半年人工智能职业中,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前五的,有2个都与自动驾驶相关,包括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增速49%、导航算法增速47%。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联合发布19个新职业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也位列其中。新就业机会中不乏劳动密集型职业,有望成为新劳动力蓄水池。
此外,作为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典型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写照。
“人工智能与手机、电脑、汽车、机器人融合起来以后,带来了一种消费体验功能的重塑性提升。从生产端来讲,这不仅仅是有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千亿级或者万亿级的产业,从消费端也有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所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意讲了,要把中国的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发展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手机、电脑、人形机器人,新一代的智能终端。”
(专题|撰文 卢云龙)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