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宣布本年度大会将于7月在京举办。大会召开期间,将颁发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前沿科学奖,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等6名科学家荣获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汇聚基础科学顶级科学家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是国际基础科学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重点围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国际基础大会汇聚了基础科学领域的全球顶级科学家,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青年学者设立远大的科研目标,深化青少年对国际前沿科学的认知与理解,持续推动基础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基础科学的持续进步和繁荣发展,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著名数学家、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主席丘成桐说。
今年7月在京举行的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将颁发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和前沿科学奖,发布会上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及前沿科学奖获奖名单公布。
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是我国颁发的首个基础科学领域国际大奖,旨在表彰在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发挥根本性推动作用、做出杰出贡献且具有独创精神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在过去3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深刻地影响了学科发展。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朱棣文、戴维·乔纳森·格罗斯,图灵奖得主罗伯特·恩德雷·塔扬、菲尔兹奖得主森重文,沃尔夫奖得主乔治·卢斯蒂格6名国际知名科学家荣膺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他们均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断突破科学的边界。
激励年轻学者瞄准前沿科学
前沿科学奖旨在表彰过去10年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突出学术贡献的科学家,评选范围涵盖数学、物理、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围绕40个主要方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展开。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前沿科学奖共有148篇基础科学领域的杰出论文入选,其中,数学领域86项、物理领域26项、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36项。
本届前沿科学奖的600余名获奖作者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其中,不乏菲尔兹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及Meta旗下人工智能研究团队FAIR亦斩获了本届前沿科学奖。
丘成桐表示,基础科学在中国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沿科学奖的评选与颁发,能够助力世界各国科学家了解基础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认识中国取得的科学成就,推动我国年轻一代不断拓宽视野、树立更高的目标。他希望通过这一奖项的设立,广泛建立起公正、客观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激励年轻学者瞄准前沿科学问题,不断追求科学之美。本报记者 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