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外国人又怎样?只要违法,中方都一视同仁丨北京观察

中国依法对4名加拿大籍毒贩执行死刑

​当地时间3月19日,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对中国提出“强烈谴责”,称中国于今年早些时候对4名走私毒品的加拿大公民执行死刑。

在2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应询指,打击毒品犯罪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毛宁表示,中国是法治国家,对不同国籍被告人一视同仁,严格依法公正处理,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和加方领事权利。加方应当尊重法治精神,停止干涉中国司法主权。

加拿大媒体“CBC新闻”称,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周三在一封发给“CBC新闻”的邮件中驳斥了加方的谴责:“中国对毒品犯罪始终严惩不贷,对毒品问题始终采取‘零容忍’态度。涉案加拿大公民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表示,由于隐私原因,并没有被透露此次执行死刑的四名人士身份,她还称自己和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都曾向中国提出对涉毒品犯罪者宽大处置的请求,并表示未来加拿大会继续为处于类似情况的加拿大人提供支持。

有分析认为,外界争议的焦点在于加拿大所谓“人道”呼吁与中国司法主权的碰撞。根据国际法属地管辖原则,任何外国公民在中国犯罪,只要不具备豁免权,都应接受中方司法审理。加方试图以“悲情”或“双边关系”为由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显然触碰到了中国司法的底线。

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2019年中国就宣布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

加拿大外长

外籍毒贩案件在国外引发的关注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司法公正。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司法机关的判决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和事实基础之上。最高法院表示,中国刑法规定,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因此,对不同国籍的罪犯均应依法作出处理。中国法律在保留死刑的同时,严格控制死刑适用,对危害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适用死刑,有利于震慑和预防毒品犯罪。

加方多次“喊冤”,中国依法办案有理有据

渥太华为毒贩“喊冤”不是第一回。2021年,走私冰毒超过222千克的加拿大籍毒贩谢伦伯格在中国接受审判时,加拿大驻华使馆就曾为其“辩护”。谢伦伯格走私的冰毒数量骇人听闻,一旦流入市场足以摧毁数万个家庭。中国司法机关依法严惩,是对14亿人民生命安全的负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受管制药物和物质法》(CDSA)将贩毒明确列为犯罪行为,涉及冰毒时规定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

而这也并非针对加拿大籍毒犯的“特例”。

直新闻了解到,自2000年以来,已有来自英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南非、缅甸、老挝等国的公民在华被判死刑(不含死缓),罪名多以贩毒为主。中国在2012年至2021年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超95万件,对102万人作出判决。2023年时已与30多个国家和国家联盟签订50份政府间、部门间禁毒合作文件。

2010年3月,日本毒贩赤野光信因在中国贩毒被判处死刑,2014年7月,一名50岁日本男子因涉嫌贩毒在中国大连被执行死刑。日本毒贩在华执行死刑前,日《读卖新闻》报道称,犯罪的搜查、裁决都属于中国内政,基本上不应由日本进行干涉。

禁毒:世界各国都在行动

在国际上毒品犯罪都是重罪。除中国外,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都对毒品罪犯处以死刑。

据了解,2024年,新加坡连续处决了两名毒贩,两人被处决当晚,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谴责新加坡的做法是“剥夺生命的严酷法理”,呼吁新加坡停止对毒贩使用死刑,并废除死刑制度。大赦国际认为,死刑不能有效震慑毒品犯罪,反而可能激发更多犯罪。他们以“国际人权”的名义,试图对新加坡施加压力。

这一声明立即在新加坡社会引起争议。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新加坡的严厉反毒政策源自保护国民的决心。相比西方国家大麻合法化的做法,新加坡选择坚定禁毒,这是基于新加坡独特的国情。地小人稠的新加坡若一旦容忍毒品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保护最脆弱的人。”李显龙说。

事实上,毒品泛滥引发严重危害。例如美国,因毒品泛滥,每年都有超过10万人死于吸毒过量。大量流浪汉的出现也与毒瘾直接相关。美国药企为牟利甚至通过操纵政策,间接推波助澜毒品犯罪。

美国费城肯辛顿大街上毒品持续泛滥(图源:福克斯新闻)

作者丨田鑫

​排版丨李烁

​编辑丨刘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外国人又怎样?只要违法,中方都一视同仁丨北京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