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构之家)
2025年3月21日,安信基金发布“安信稳健回报6个月混合”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增聘基金经理张明、应隽,王涛、柴迪伊卸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此后将继续在安信基金担任其他产品的基金经理。目前该基金由张明、应隽和原基金经理朱舟扬三人共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24年12月31日,“安信稳健回报6个月混合”的净资产总规模仅0.49亿元,如此小规模的mini基金却由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实属罕见。而管理这只产品的三位基金经理均具有较为资深的履历,并不存在老带新的情况,安信基金的这种安排实在让人费解。
以下为三位基金经理的履历:
张明,管理学硕士。历任安信证券安信基金筹备组研究部研究员,安信基金研究部研究员、特定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价值投资部总经理助理。现任安信基金价值投资部副总经理。现任安信价值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9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合计管理规模41.52亿元。
图中人物系安信基金基金经理 张明
应隽女士,管理学硕士,历任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投资经理,东兴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投资经理,现任安信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现任安信宏盈18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合计管理规模12.13亿元。
以上人物系安信基金基金经理 应隽
朱舟扬先生,哲学博士,曾任安信基金量化投资部研究员,现任安信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截止目前任安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4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合计管理规1.5亿元。
以上人物系安信基金基金经理 应隽
从该基金的业绩来看,也没看出调整基金经理的必要性,因为无论短期业绩还是长期业绩,该产品的表现尚可。该产品为偏债混合型基金,截止2025年3月21日,该基金今年以来、近六个月以来收益排名都在前500%;成立4.3年来,累计收益14.83%,而同期该基金对应的业绩基准收益率为4.73%,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仅为-21.24%。下图是该基金截止截止2025年3月21日的的收益走势图,明显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实际上,从安信基金目前公司整体的基金经理布局上,也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公司的基金经理人数众多、少有淘汰,管理规模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总体上看显得公司管理臃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下图表是安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基本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截止2024年12月31日,安信基金的净资产管理规模为992.75亿元,管理规模排名为62/202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其基金经理人均管理规模仅为29.33亿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8.89亿元。并且公司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限5.72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71年,近一年新增基金经理1人,离职人数为0,人员流动性极低,导致内部竞争不足,难以激发创新活力。
对比行业同规模的基金公司,更能凸显安信基金管理效率的不足,人才流动僵化的问题。我们统计了管理规模在900亿至1100亿元之间的另外7家基金公司,其涉及基金经理的相关指标如下:
以上可以看到,管理规模接近的基金公司中,绝大部分基金经理人数都低于安信基金,特别是管理规模高于安信基金的兴银基金和财通基金,基金经理人数仅19人和17人,同时还有正常的人才流动。唯一只有前海开源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超过安信基金,但其人员流动性强,近一年新增3人,离职4人。
安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的稳定性并不能说明其公司治理优秀,反而暴露了人才流动僵化的问题。缺乏外部新鲜血液注入,内部缺乏竞争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创新动力不足,长期发展潜力受限。从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便可窥见端倪,下图是公司近几年的管理规模的变动和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安信基金近几年管理规模持续萎缩,特别是2024年以来,进过Q3和Q4连续两个季度的环比下滑,管理规模自2022年以来首次跌破1000亿元,管理规模排名逐渐下滑,从2022年初的第40名跌至2024年底的第62名。
分产品结构来看,公司的各主要产品线无一例外地呈现出颓势。股票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连续多个季度下滑,截止2024年12月31日管理规模仅为41.81亿元,不到2023年阶段性高点的一半: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混合型基金同样表现不佳,规模从2022年9月30日的高点连续九个季度环比下滑,截止2024年12月31日仅为401.81亿元,较2023年高点缩水50%以上。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债券型基金也展现出颓势,在权益类产品承压,更容易获得规模增长的债券型基金在债券牛市的背景下,并没有撑起公司规模的扩张,2024年以来债券基金的规模也出现了环比下滑。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货币性基金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更是毫无建树,2024年底的规模仅为96.89亿元,创出近几年的新低。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整理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这四大主流产品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也显得毫无进取之心,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比如,2024年至今,大受投资者欢迎,各大基金公司大力布局的ETF指数类产品,安信基金却无任何一款新产品推出。再比如,近年来兴起的REITs产品,安信基金同样未能及时跟进,QDII基金也无任何布局。甚至在QDII基金的管理资格申请上也显毫无兴趣。
下图是证监会官网披露的基金管理公司QDII业务资格审批情况,安信基金至今未提交申请材料:
数据来源:证监会官网、机构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