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王炳坤 王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一个多月前,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圆满落幕。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集结34个国家和地区、1200多名优秀运动员,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不久前落幕的全国两会上,“冰雪经济”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部长通道”上表示,这个冰雪季以来,包括亚冬会在内的58项国际国内高水平冰雪赛事成功举办,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超过1.9亿人次,同比增长22.8%,其中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五地滑雪场的客流超过7600万人次。
白山黑水,春潮涌动。东北振兴正在开启新一轮“加速跑”,以饱满的信心、十足的干劲,进一步扩大亚冬会溢出效应,汇聚起跃升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
初春三月,哈尔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一片欢腾。在洁白的雪场上,7岁的哈尔滨小朋友辛意“唰”地滑下,姿态轻盈、动作流畅,身后扬起阵阵雪沫。“亚冬会在家门口成功举办,女儿学习滑雪的热情高涨,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炼了意志。”她的妈妈梁伟婕说。
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漫步中央大街,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造型的塑像灵动可爱,向过往游人亲切“问好”。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众多亚冬会元素的地标建筑以冰建形式呈现。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说,去年以来,哈尔滨精心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将竞赛场馆、冰雪赛事和冰雪景区等串联,推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数据显示,2024-2025年冰雪季,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9035.7万人次,游客总花费137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16.6%。
落子哈尔滨,着眼东三省。思路一变,天地宽广。
“历经18个月的精心筹备,亚冬会圆满收官,给冰雪经济带来的启示意义深远,令人鼓舞,激发干劲。”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袁锋表示,亮眼的数据背后不仅是“冰雪热”的顶流魅力,更彰显着亚冬会的强大影响力,为区域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冰动力”。
冰雪季期间,来自市民、志愿者、各行各业从业者的默默付出,改变了不少来自外界的刻板印象,鲜活、温暖、上进、宠客的“热乎劲儿”,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北。
曾经,偏远、严寒是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短板;如今,丰富的冰雪资源、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发展特色文旅的优势。自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来,东北因地制宜,抓住冰雪季契机,深入推进文体商旅融合,创新丰富冰雪产品与服务,最大化释放政策红利。
冰雪文旅市场活力涌动,现代科技、非遗国潮等纷纷赋能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哈尔滨街头巷尾的不少文创品店顾客盈门,“尔滨”主题AR冰箱贴、雪花摩天轮造型雪糕等创意十足,销售火爆;元宇宙产品《冰龙寻珠·全感VR》、全景奇幻舞台秀《王的战车》等科技感满满,为冰雪文化赋予生机与活力。
冰雪经济“点燃”了城市,也“搅热”了乡村。长白山脚下,冬日里的“雪谷市集”热闹非凡,火红灯笼高悬,人群熙熙攘攘,欢笑声不时传来;在辽宁沈阳单家村,20多万平方米的稻田变身冰雪乐园,农用拖拉机在冰场上拉着雪圈旋转,许多村民成了景区员工,或当起民宿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