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加速从“实验室炫技”走向商业化应用。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进化的同时,用于构建“骨架”和“肌肤”的基础材料,也正经历一场全面进阶。
“骨架”上,当前的机器人还是钢材用量占比超60%的“钢铁侠”,但在轻量化的需求下,镁、铝合金颇具替代优势。除了“减重”,聚碳酸酯PC-ABS塑料将美化机器人的外观,让机器人兼具“美丽肌肤”。另外,PEEK材料兼具强度和可塑性,碳纤维材料可用于特种行业……人形机器人的“身体”或将不再局限于“钢筋铁骨”,而是“脱胎换骨”拥抱各种应用场景。
“肌肤”技术也从机械刚性向柔软真实迈进,为人形机器人披上具有柔韧性、延展性,类似人类皮肤的外衣,不仅能够感知外界的压力、温度,还具备更接近人类的触觉。这背后,是柔性传感器和基底材料在持续升级。(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