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慕雨涛)近年来,王益区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契机,探索中医药特色发展模式,在中医药网络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培育、服务能力提升、健康管理创新及文化宣传普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全面、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强化网络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该区持续优化中医药服务网络布局,以区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区10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均设置了孙思邈中医堂,村卫生室孙思邈中医堂达到行政村全覆盖。各中医堂配备了完善的中医诊疗设备,能够开展中药饮片、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等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加大培养力度,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优化。该区定期组织辖区内中医药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活动,同时邀请知名中医专家到王益区开展专题讲座和临床带教等。引进省级名老中医1名,市级名老中医2名,成立工作室并开展坐诊带教等工作。此外,开展中医师承教育,选拔有经验的老中医药专家与年轻医生结成师徒对子,传承中医药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孙振川传承工作室”。目前,全区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突出特色优势,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该区加强重点专科培育,打造了中医康复科、老年病科、中医儿童康复科、中医治未病科等一批特色专科,这些专科在运用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积极培育特色优势病种和诊疗技术,其中,“温针灸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中药汤剂治疗脾胃病”“浮针技术治疗颈痹病”被评为市级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全区中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2024年全区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54.67%以上,同比增长了14个百分点。
创新管理模式,中医药公卫服务优势不断显现。该区将中医药融入健康管理,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组建包含中医师在内的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制定不同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例如,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养生保健指导,定期进行中医健康体检。为慢性病患者开展中医药饮食、运动干预和中药调理,辅助控制病情。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
加大文化宣传,中医药文化建设氛围浓厚。该区利用“中医药文化宣传周”“中医药文化五进”等活动,组织中医药专家深入社区、学校、农村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义诊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打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中医药文化宣传示范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场所设置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展示中医药文化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一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提高了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该区将继续深化中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健康王益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