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大金重工再签9.86亿欧洲大单 加速出海国外收入占半壁江山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全球塔筒管桩龙头企业大金重工(002487.SZ)再签海外大单。

3月23日晚间,大金重工发布公告称,近日,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合同,蓬莱大金将为欧洲某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超大型单桩产品,合同总金额约1.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86亿元)。

长江商报注意到,近年来,大金重工出海步伐加快,获得欧洲市场多个订单。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外销售收入已经超过国内,占比高达55.92%。

同时,随着高毛利率产品提升,大金重工的毛利率也回升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达27.19%。

签9.86亿欧洲大单

根据最新公告,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了《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蓬莱大金将为欧洲某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超大型单桩产品,合同总金额约1.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86亿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22.80%。

该项目位于欧洲,交易对手方为全球领先的某能源企业,这是大金重工与该客户的首次合作。根据合同约定,蓬莱大金将于2026年交付完毕上述单桩产品。

大金重工表示,经过2023年、2024年两年高质量交付出口海工订单后,公司跻身全球少数具备“端到端”交付能力的海工企业,在欧洲市场位列头部供应商地位,合作客户范围、项目数量、产品交付地区持续增加,交付模式跨越式升级至DAP模式(目的地交货),实现“重大件出海门到门”的承诺。本合同的签订及履行预计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22年10月以来,大金重工已经签约并交付完成了三个欧洲海上风电项目。

2025年3月3日,大金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首个自主运输海外海工项目全部单桩产品到港交付完毕。该项目于2023年5月签订,是公司与莱茵集团(RWE)合作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同时也是首个公司自主运输的海外海工项目,大金重工负责提供单桩产品的建造、海运、交付“一站式服务”。

在此之前,大金重工还完成了两个欧洲海上风电项目的交付。据悉,大金重工在2023年完成苏格兰MorayWest海上风电场单桩和过渡段订单的交付后,2024年已完成该项目全部海塔订单的交付。此外,大金重工于2022年10月中标法国一海上风电场项目,2024年9月,该项目最后一个批次共20根单桩基础顺利装船并从蓬莱大金港发出。至此,该项目全部单桩基础交付完毕。

持续推进“海外海上”业务

资料显示,大金重工是国内风电塔筒、单桩制造龙头企业,是国内首家实现将风电海工产品大批量出口到欧洲的企业,也是欧洲本土外唯一超大型单桩供应商。

2010年10月,大金重工登陆深交所,但上市次年开始,公司的营收规模连续四年缩减。2015年,大金重工山东蓬莱海上风电基地开始承接业务,同年公司风电产品实现出口,营收重回增长。

2019年,大金重工迎来了风电行业的大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9年,全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2574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376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98万千瓦。

也是自2019年开始,大金重工营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6.87亿元增长至51.06亿元。2023年,因部分国内陆上产品项目存在风险,大金重工主动去化,业绩出现双降,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15.3%、5.58%至43.25亿元、4.25亿元。

2024年以来,公司业绩继续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受到国内下游市场阶段性开工缓慢、价格下行等影响,公司总体业务规模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为23.06亿元、2.82亿元,同比下滑30.81%、30.88%。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大金重工持续推进“海外海上”业务以来,公司的国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明显。

2023年,大金重工的国外销售已经实现高速增长,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16.41%增长至39.64%,销售收入从8.38亿元增加至17.15亿元。2024年上半年,大金重工的国外营收达7.58亿元,营收占比首次过半,达55.92%。

随着大金重工持续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重点开展高附加值、回款周期短的“海外海上”业务,公司的毛利率也提升明显。2023年,大金重工的毛利率为23.44%,较2022年的16.72%大幅提升6.72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继续提升至27.19%,从三季报角度来看,毛利率创近四年新高。

责编:ZB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大金重工再签9.86亿欧洲大单 加速出海国外收入占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