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智能眼镜:科技新宠?

(来源:浙商证券资产管理)

前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眼镜正从科幻电影中的酷炫装备,逐渐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从2024年Ray-Ban和Meta联名推出的AI眼镜销量破百万台开始,智能眼镜这一细分赛道的热度便一路攀升,今年2月18日的杭州市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杭州灵伴科技(Rokid)创始人兼 CEO一场令人瞩目的“脱稿”演讲让在场观众惊叹不已,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那么,究竟是什么智能眼镜?它是怎么火起来的?它又有哪些吸引消费者的功能和卖点?产业发展又面临着怎样的痛点呢?

01

什么是智能眼镜?

相较于传统眼镜,AI 眼镜增加了摄像头、麦克风、存储、SoC 等电子零部件,实现了语音交互、拍照等基础功能。按照硬件的复杂程度低到高可分为音频眼镜、拍照眼镜、AI眼镜、AR眼镜。

图:智能眼镜的产品形态

资料来源:《AI 智能眼镜白皮书》Wellsenn XR,李未可、Ray-Ban、Rokid 官网,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浙商资管

02

智能眼镜怎么火起来了?

首先,巨头的入局带来了示范效应。2024年Ray-Ban和Meta联名推出的第二代AI眼镜在全球销量超百万台,较前代产品 Ray-Ban Stories 在16个月内仅售出30万台的成绩实现跨越式增长。科技巨头自身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让智能眼镜从一个小众的科技产品,走向了大众视野。在国内,华为、小米、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纷纷加码布局,闪极科技、影目科技等中小科技公司相继推出产品,传统眼镜企业如 LOHO、博士眼镜等则以渠道合作方的身份切入赛道。众多企业的参与,使得整个行业的热度不断攀升。

其次,AI大模型的技术进步推动了产品功能升级。Meta Ray-Ban卖爆的原因之一在于接入Llama3大模型,AI 模型的效果直接决定了 AI 眼镜的用户体验。今年Deepseek - R1 蒸馏后良好的效果且开源,为端侧部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极大提升了人机交互体验。以前通过键盘、鼠标沟通,现在用户能通过语音、手势等对眼镜进行便捷操作,实现物体识别、实时翻译、导航等功能。

图:AI+AR智能眼镜的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AI 智能眼镜白皮书》Wellsenn XR,浙商资管

03

哪些功能和卖点使消费者愿意买单?

便捷记录,捕捉生活瞬间

智能眼镜配备了摄像头,能够以第一视角方便地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下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这对于喜欢记录生活的人群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与传统相机或手机拍摄相比,智能眼镜拍摄更加快捷,无需特意拿出设备,不会错过任何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刻。

高效语音交互,解放双手

用户在忙碌的生活中,双手可能被占用,此时通过语音指令,就可以让智能眼镜完成各种操作,如查询信息、设置提醒、拨打电话等。例如,在开车时,用户不用分心操作手机,只需语音告诉智能眼镜目的地,就能获得精准的导航指引;在运动健身时,也能通过语音控制播放音乐、获取动作指导等。

个性化的智能助手

借助 AI 大模型,智能眼镜可以成为用户的个性化智能助手,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比如,根据用户日常阅读的新闻类型、观看的视频内容,智能推送相关的资讯;根据用户的日程安排,智能提醒重要事项,并给出合理的出行建议等。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让用户感受到智能眼镜就像是自己的专属助手,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粘性。

04

产业发展面临着怎样的痛点呢?

首先,续航短,难以满足全天使用。智能眼镜轻巧的设计决定了其无法容纳大容量的电池,而其搭载的各种功能都有较大的功耗。这就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充电,给用户带来了不便。目前市场多数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远远无法满足用户全天使用的要求。

其次,佩戴舒适度欠佳。一些智能眼镜由于增加了较多的电子零部件,导致整体重量偏重,长时间佩戴会对鼻梁和耳朵造成较大的压力。此外,眼镜的框架设计如果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也会让用户在佩戴过程中感到不舒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三,功能稳定性与交互流畅性有待提高。智能眼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音识别不准确、图像传输卡顿、应用程序闪退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智能眼镜的语音识别功能可能无法准确理解用户的指令;在进行视频拍摄时,由于网络信号不稳定或设备性能限制,可能会出现画面卡顿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解决。

总结

尽管智能眼镜产业目前还面临着诸多痛点,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从投资角度来看,当前智能眼镜板块处于主题投资向产业趋势投资的过渡阶段,随着小米、三星、字节跳动、华为等行业巨头推出相关产品,行业或将进入 “百镜” 大战,我们期待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个潜力巨大的投资赛道。

免责声明

本文由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浙商资管”)编写,未经浙商资管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传送、复印、复制或派发本文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及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本文所载的资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应被视为销售或购买或认购任何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票据的要约。本文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浙商资管于最初发布本文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未经通知而调整。本文所述观点可能不符合阁下特定的投资目标或投资需求,阁下并不能仅依赖本文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因使用本文或其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浙商资管不承担任何责任。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智能眼镜:科技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