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临近清明节,不少市民提前错峰祭扫、踏青出游,出行活动大幅增多。3月25日,记者从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获悉,从本周开始直至清明节,沈阳将逐渐迎来交通流量高峰。为此,沈阳公安交警发布驾车出行提示,并请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
出发前:给爱车做个“全身体检”
(1)轮胎检查。春季多雨,胎压不足或磨损严重易打滑,出发前务必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查看轮胎花纹深度,检查轮胎侧面有无鼓包、裂口等异常情况。
(2)雨刮器测试。出行前务必做好雨刮器检查,老化的雨刮器会模糊视线,请提前更换并加满玻璃水。
行车时:这些细节别忽视
(1)警惕“春困”。春季易犯困,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连续开车1.5小时至2小时,最好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
(2)山路慢行,谨防“隐形杀手”。春季外出踏青,遇到山路务必谨慎慢行,急转弯处提前鸣笛减速,靠右行驶;雨后山路易塌方,注意落石、泥泞路段。
(3)勿因赏景分心驾驶。满眼繁花虽美,但切勿边开车边拍照或探头赏景,可以让副驾担任“专属摄影师”,或者停好车后再一起欣赏春天美景。
(4)务必系好安全带。行驶途中,全员全程都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生命带。据统计,使用安全带可使驾驶人和前座乘客遭受伤害的风险降低40%~50%,使后排乘客的致命伤害风险降低25%~75%。
(5)切勿超员行驶。超员行驶会增加行车时的不稳定性,车内载人越多,车辆惯性越大,制动距离延长,轮胎也容易因负荷过重、变形过大而爆胎,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超员的部分乘客没有安全带等安全设施的保护,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更容易受到严重伤害。
儿童交通安全:别让欢乐留隐患
(1)安全座椅不可少。12周岁以下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座椅,12周岁以上儿童应正确系安全带。徒手抱娃遇到急刹车的情况,由于惯性作用,孩子会从家长怀中飞出或成为家长的“缓冲垫”,进而造成严重伤害。
(2)看顾好小孩。景区停车场车流密集,务必检查孩子是否跟紧,避免误入车辆盲区。
停车指南:选对位置更安心
(1)远离野山坡。切勿为拍照将车停在斜坡或松软草地,避免溜车或陷车。
(2)规范停车。自觉维护停车秩序,将车辆停至停车泊位内或停车场内,切勿起二排、堵路口、占通道。如遇停车泊位紧张的情况下,请选择远端停车,避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突发情况应对:冷静处理不慌张
(1)突发车辆故障。在高速上遇到车辆故障时,立即开启危险警报闪光灯(双闪),并尽快将车移至应急车道,在车后50米至150米处摆放三角警示牌,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车上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2)遭遇恶劣天气。提前了解沿途天气路况信息,如遇雨、雾、大风天气,请尽量减少驾车出行,行驶途中要保持安全车速、拉大行车间距,正确使用车灯、雨刮器,驾驶动作要和缓,切勿急转向、急刹车,行经交通路口,多加观察瞭望,注意避让行人、非机动车。
(3)错过高速出口别慌张。高速公路错过出口后不能慌张,更不能突然减速、停车、倒车逆行,要“将错就错”,保持速度继续前行,寻找下一个出口。虽然多走了一些路程,但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李欣 记者 徐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