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低空经济再迎政策利好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近年来,伴随政策大力支持和技术不断进步,以低空物流、低空救援等为代表的低空经济业态层出不穷,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方面,明确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作为新兴消费领域,低空消费将不断推动相关产业链创新升级,或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政策利好频出

    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经济近年来政策利好频出。

    在国家层面,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的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增长引擎”。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研究制定低空飞行旅游产品有关管理规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打造多样化、差异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

    随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除国家层面外,各地也积极布局,出台各项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据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山西、湖北、河南等省市均发布了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

    其中,北京提出,将低空经济培育成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产业。争取利用3年时间,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让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大幅提升低空产业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和品牌标识度,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广东省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基本构建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省内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等试点示范方面取得进展。

    商业化布局加速

    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层出不穷,而此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提出,被业内认为是预示着,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将加速,并有望在消费端率先落地。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该方案的出台对于加速低空消费商业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明确的政策导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低空经济领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管理空白和安全隐患问题,为低空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今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攀升至3.5万亿元。

巨大市场下,低空经济吸引着众多企业布局,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中科星图今年1月在其低空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公司正在构建“1+2+N+M”低空战略,打造低空经济的数字新基建,布局建设电磁星座、气象星座、遥感测绘星座等天基卫星星座,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空天信息数据保障。

    3月20日,世运电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低空经济领域积极布局,目前已通过海外头部低空飞行公司的客户认证,对接进展顺利。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近8万家。2024年全年注册相关企业1.08万家,同比增长15.31%。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4306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其中前2月注册3035家相关企业,较前一年同期增长196.10%。

    低空消费场景不断扩展

    在应用端,经过多年发展,无人机等低空设备已覆盖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

    美团是低空物流领域最早吃螃蟹的企业之一。据美团数据,截至2024年底,美团无人机已开通53条航线,累计配送订单超45万单。其中,2024年完成订单数超20万单,同比增长近100%,新增用户超8万人。

    在应急救援及农林植保等方面,无人机研发生产商联合飞机则拥有丰富经验。今年2月举行的哈尔滨亚冬会期间,来自联合飞机的7架镭影Q20无人机承担了路面交通情况监测、应急处理等任务,为亚冬会期间的高速交通安全提供智能化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正逐步进入航空时代。3月17日,联合飞机TD550D无人直升机系统获颁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TC),成为全国首款通过适航审定的无人直升机系统。据了解,航空器TC适航取证是保障航空器安全、规模化商业运营的基础。联合飞机董事长兼总裁田刚印表示,这张TC证不是终点,而是产业爆发的发令枪。未来联合飞机将瞄准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加速重构全球航空产业格局。

    除无人机外,其他低空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发展。在今年1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辗转1500多公里,亮相贵州黔东南“村BA”赛场上空,为乡村体育赛事增添了独特的科技魅力。

    杨怀玉认为,无人机技术和低空飞行器的进步使得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传统行业带来革新。从物流配送到紧急救援,再到农业生产,低空设备的应用已经证明了其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新兴消费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低空经济再迎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