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眉山:连通城市“金角银边” 营造百姓家门口的“幸福角”

  • □陈盈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春季里眉山人的惬意生活,在苏东坡的诗中便能窥见一二。春分时节,眉山东坡湖边的樱花、梨花已静悄悄地开放。踏青、赏花、漫步,就是眉山人真真切切的诗意生活。

      近年来,眉山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战略目标,加快建设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和人文城市,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让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有一种治愈叫漫步“东坡步道·大家之路”

      去年7月起,为了让居民更加方便地运动、散步,眉山启动“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三期苏堤步道工程建设。这条步道南起岷江一桥,途经岷江二桥与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止于彭山区交界处,全程约16.5公里。

      2025年3月,该工程全面开放,将东坡城区、城市新中心、彭山城区有机衔接,形成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步道系统。三期步道与一二期步道无缝衔接,共同构成眉山城市步道的完整体系,串联眉山自然山水人文,连接苏母公园、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江乡广场、东坡竹园、江郊庭等景观节点。

      “我们‘见缝插针’地利用各种城市边角地、闲置地,将其改造成停车场、运动角、休闲角、露营地,沿途还增设休闲椅、照明灯、智慧公厕、休闲走廊等,一切都以便民为主。”眉山市城投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郭飞介绍,精心设计的满庭芳、南歌子、蝶恋花、浣溪沙等“十二词牌”打卡地,为这条绿道平添几分野趣。步道采用玄武岩透水材料,具有透水、透气、耐磨、抗压等特性,人们跑步、散步会更舒适。

      “每天傍晚我都会带孙子来江乡广场玩,改造后的广场变大了,还新增了儿童游乐设施,环境也更好了。”3月20日,推着婴儿车沿着步道散步的李阿姨说。

      岷江流水潺潺,步道蜿蜒平坦,对岸油菜花盛开,美不胜收。“上周末我和朋友们在江郊庭露营,这里新增了智慧公厕,接通了水电,十分方便。”眉山市民江先生和朋友漫步岷江畔,心情舒畅。

      今年春节前夕,历时8个月打造的“东坡步道·大家之路”四期工程也焕新亮相。四期工程以“十里通惠河,锦绣诗书城”为核心理念,打造了一条穿越古今、融汇生态与文化的绿色走廊,成为眉山城市更新的亮丽品牌。“东坡步道·大家之路”四期工程保留并活化沿线的历史文化节点,通过艺术装置、文化小品等形式讲述东坡故事,让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对话,形成独特的东坡文化体验区。

      作为眉山城市更新的特色项目,“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一期贯通东坡湖岸、二期融入东坡文化、三期连通岷江生态廊道、四期打通通惠河两岸串联新老城区。当前,“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已总体呈现并向市民开放,步道沿线200米范围内覆盖小区112个、惠及居民约27.6万人。

    有一种惠民叫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在眉山,除了打通城市里的绿道断点,“东坡步道·大家之路”贯穿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全民共享运动、休闲的绝佳载体。公园位于东坡岛西北侧,与眉山地标之一的远景楼隔东坡湖相望,占地面积2502.7亩。

      公园里的步道宽4米,含宽2.5米的跑步道以及宽1.5米的柔性道,跑步道面层使用彩色柔性混凝土,美观、大方、舒适感强。周边市民在此漫步、跑步、骑行,体验健康的城市生活。

      走进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在东坡湖畔沿步道缓步向前,赴一场视觉和嗅觉的盛宴。

      听竹轩里,三五亲朋,一壶清茶,满园竹香,是眉山人惬意的日常生活;桐花庭边,孩童嬉戏,行人倚栏,一步一景的建筑是建设者精心设计、打磨的成果;修身堂内,游人如织,古今交错,动起来的历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有机交融;济美桥上,水波灵动,风景独好,苏母勤俭持家的故事让这座桥平添几分温情。

      “我们把东坡文化融入各个景点,让眉山人和来眉山游玩的人们,都能品味到这个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眉山市城投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的施工负责人介绍,公园里还设置多处智慧化跑步场景,通过“东坡湖智能步道”系统绑定小程序,可以看到自己的步数以及排名,让市民在健身游玩时也能有丰富的智慧化体验。

      让精品绿道成为全民健身的“舞台”,让广大市民真正享受到实惠,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眉山市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初衷。“东坡步道·大家之路”的建设,既是一次城区绿道的生态重塑,也是一次城市文脉的深度挖掘,不仅营造了干净舒适、诗意东坡的人居、营商环境,也大幅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眉山:连通城市“金角银边” 营造百姓家门口的“幸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