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飞”出低空新图景

学员在教练指导下认真学习民用无人机操作技能。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无人机)实训基地。

李高强

近年来,面对一系列利好政策,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产业服务等方面深度探索,以“飞手+飞翼+飞网”三链驱动,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之路。

校企协同育“飞手”

前不久,在位于庆阳市西峰区的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十几名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民用无人机操作技能。该基地由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携手逻思智造(西安)科技有限公司庆阳分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庆阳市打造低空经济城市的号召,把专业与行业紧密衔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基地配备了多架不同型号的先进民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涵盖了农业植保、测绘航拍、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并搭建了功能齐全的模拟操控室,让学员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反复练习,快速提升操作技能。“一方面,我们引入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形成‘双导师’教学模式。企业导师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实际项目案例以及操作技巧,与学院教师的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贴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实践课程在整体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大量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无人机项目中。从项目策划、实施到最终完成,全程积累实战经验,使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就业全程无缝衔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燕小勇介绍说。

技术创新架“飞翼”

去年11月,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担任庆阳市数字经济发展咨询专家。依托这一智力支持,学院联合多家企业,全力搭建创新平台,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无人机产学研基地、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中心以及全球鹰产业学院。已孵化出甘肃慧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庆阳,引入无人机操作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体系(教育部)、无人机职业资格等级培训(人社部)、中国民航局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认证体系(中国民航局)“三大证书”体系,填补了全市无人机培训资质空白。学院师生自主研发的农业植保机,集成了先进的智能飞控系统与精准药量调控装置,能够依据农田实际情况,灵活、精确地完成农药喷洒任务。目前已开展百余次义务植保活动,覆盖了大片农田区域,切实促进了农户增收,为地方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服务构“飞网”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全方位助力地方发展。指导成立了庆阳市航空运动协会、庆阳市无人机创客中心以及西峰区无人机应急救援协会,有效促进了行业交流、技术创新与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为全市无人机大比武、融媒无人机培训等提供技术支持,从设备调试到实操指导,全方位助力各行业提升无人机应用水平。学院建设的3000平方米无人机专业实训室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不仅为学院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教学场所,还肩负起向全市青少年普及无人机知识、培育未来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

随着庆阳市低空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技术创新与产业服务能力,为庆阳市乃至全国的低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助力低空经济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飞”出低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