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海南海口:用好法律监督模型 服务保障自贸港建设

  近日,记者来到海南省海口市检察院,注意到该院的一个显著变化,办公区增设了数字检察办公室。该院检察长陈立新表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对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我院通过创建法律监督模型,为服务保障自贸港建设贡献了检察力量。”

  服务自贸港封关运作

  近年来,海口市两级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围绕“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工作模式,构建并应用了一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为服务保障自贸港运作,海口市检察机关先后创建反通关走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安全生产领域立案监督模型、司法网拍评估费收取不规范监督模型、损害公益行为法律监督模型、社保领域虚假诉讼法律监督模型等。“数字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是检察工作迈向现代化的‘船’和‘桥’。海口市检察机关不断深化对数字检察目标、路径的认识,通过‘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法律监督模式,努力打造具有椰城特色的数字检察品牌。”陈立新说。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号工程”,海口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数字检察作用,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依法严厉打击逃避海关监管等妨害封关运作的各类犯罪行为。

  “我们建立了反通关走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走私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在碰撞比对中发现线索,办理了一批‘套代购’(套购指组织、利用他人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购买免税品,并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牟利;代购指利用自己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为他人购买免税品,并从中牟利)走私漏罪漏犯监督案件。该模型在2024年海南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模型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海口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

  破解检察官办案难题

  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犯罪线索移送不及时等问题,2024年,海口市检察院梳理全市近五年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构建安全生产领域立案监督模型,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件。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研发并运用管制、缓刑交付执行法律监督模型,发现龙华区司法局未将39名社矫对象相关法律文书转送检察机关,及时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实现对管制、缓刑交付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全覆盖。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建立补缴社保领域虚假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发现虚假诉讼确认劳动关系人员31人,移送犯罪线索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及时挽回了社保资金损失。

  “在检察公益诉讼方面,我们建立海口市损害公益行为法律监督模型,同时开发智慧公益诉讼线索收集研判平台,通过汇集检察业务系统、市民12345投诉、行政处罚等数据,分析研判并推送线索,破解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问题。目前,该平台已推广至全省检察机关试用。”海口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表示。

  自主研发+拿来主义

  大数据法律监督是对法律监督工作的重塑,为此,海口市检察机关紧紧抓住提升法律监督质效这个根本,借鉴各地成熟模型,针对实际办案需要建立相应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考虑到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的线索往往跨越多个条线、多个区域,海口市检察院不断强化检察一体履职理念,构建上下一体、各业务条线协同推进的数字检察办案机制,围绕模型创建与应用两大方面开展工作。去年以来,海口市两级检察院自主研发监督模型6个,均上架至模型平台在全省推广,同时应用全国各地成熟模型40余个。

  入选最高检数字检察工作联系点后,海口市检察院建成使用检察专网、检察工作网、互联网等“三张网”,汇集海量数据,为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充分利用最高检模型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撑,坚持建用并举,也在数字检察办案实践中,培养了一批讲政治、精业务、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检察改革走向深化,在服务保障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建设中不断丰富数字检察创新实践。”陈立新表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海南海口:用好法律监督模型 服务保障自贸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