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汽车上游整车制造装备和汽零业务供应商瑞鹄模具(002997.SZ)业绩创出上市以来最佳。
3月24日晚间,瑞鹄模具披露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4亿元,同比增长29.16%;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73.20%,净利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上市以来,瑞鹄模具营收和净利持续双增,2024年均创下新高。
瑞鹄模具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和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2024年,公司的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的在手订单增长12.78%至38.56亿元,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的供货量更是翻倍增长,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53.89%。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瑞鹄模具拟加码主业布局。同日,公司公告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8.8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车身智能制造项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总成件项目等。
业绩创上市以来最佳
资料显示,瑞鹄模具的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包括冲压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器人系统集成和移动机器人;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包括高强度板及铝合金板材冲焊零部件、铝合金精密铸造零部件及一体压铸车身结构件。公司于2020年9月上市。
2024年瑞鹄模具创下上市以来最佳业绩。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4亿元,同比增长29.16%;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73.20%;扣非净利润为3.24亿元,同比增长75.85%,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的增速。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公司的净利率也创出了上市以来新高,达16.64%,较2023年提升4.97个百分点。
据悉,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2023年末在手订单34.1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2.84%,带来2024年订单交付规模相应增加;同时,2024年内公司自动化产线及机器人系统的业务技术创新升级、运营改善优化带来整体竞争力和成本优势进一步增强,共同促进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在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积极深化国际主流品牌区域化市场开拓,客户包括北美某全球知名新能源品牌、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捷豹路虎、林肯、劳斯莱斯等豪华品牌以及大众、丰田等全球主流品牌,蔚来、理想、小鹏、小米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比亚迪等中国自主整车品牌。
第二大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产能陆续释放,定点新项目陆续启动量产,形成一定竞争力。
两大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瑞鹄模具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全部进入量产阶段。
截至2024年末,公司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产品为4款车型量产,铝合金精密成形铸造动总件为3款机型量产,全年合计供货量达76.69万件,同比增长125.49%;此外,高强度板及铝合金板材冲焊件为十余款车型量产,全年供货量5888.01万件,同比增长210.25%。
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的铝压铸件产量为74.88万件,同比增长96.58%;冲焊零部件产量为7324.45万件,同比增长212.76%。
在此背景下,瑞鹄模具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翻倍增长。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53.89%,营收占比也从2023年的15.31%大幅提升至30.1%。
此外,公司的营收主力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稳步增长。2024年,这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16.25亿元,同比增长4.73%。该业务的在手订单超过2024年的营业收入。
据悉,瑞鹄模具是国内少数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白车身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的专用装备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末,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38.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8%。
不过,两大业务营收占比此消彼长,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的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82.66%降低至67.03%。
在年报发布的同时,瑞鹄模具还计划继续加码主业及补充流动性。
同一天,瑞鹄模具发布公告称,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8.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车身智能制造项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总成件项目、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