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3月22日,青秀山单日游客量就达15.58万人次,创下历年重要节假日以外单日入园游客记录。青秀山的花卉热潮只是广西花卉经济的一个缩影。在八桂大地的各个角落,从横州的茉莉花海到上林的蝴蝶兰温室大棚,再到永福的玫瑰种植基地,鲜花不仅装扮了田野山川,更成为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增收的 “致富花”。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通过提供贷款支持,助力花卉产业完善景区设施、扶持周边农家乐和农产品销售,帮助全区各地将鲜花种植产业转化为实际收益,让自然美景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截至2025年2月末,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累计发放花卉种植贷款金额16.15亿元、2629户,贷款余额2.75亿元,贷款户数773户。
茉莉香飘云端,信贷资金润新芽
“下午茶要喝原产地的!”近期,这句广告语让横州茉莉火遍全网。
横州联社针对茉莉花产业链实施精准金融扶持——为花农申请小额贷款扶持种植端,创新推出“茉莉贷”专项产品助力加工端,为直播团队开通线上支付快速结算通道服务电商端……通过优化信贷业务办理流程,横州联社向茉莉花、茶叶种植户、加工户和花茶企业等客户群体大力推广,并通过执行普惠利率、提高线上贷款审批效率、信用贷款解决抵押难题等举措,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不断“贷”动茉莉花茶产业健康发展。
在横州联社2400万元贷款的助力下,处在中间加工环节的广西香茹怡茉茶业有限公司,以茉莉花茶代加工、奶茶原料批发、新式茶饮、茉莉食品等主营业务为着力点,年产值达7000万元。由于加工的茶产品受到市场认可,目前香茹怡茉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国大多数连锁品牌奶茶店的原料供应商。
目前,横州联社为130家花企提供灵活信用担保,累计投放贷款超5亿元,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横州茉莉花茶正通过抖音直播和外贸订单同步销售,带动传统农业向电商化、国际化转型,成为当地花卉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案例。
兰韵染就彩虹,金融画笔点春光
春分寒意未散,但智能温室大棚里蝴蝶兰的枝叶鲜绿、长势喜人,散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基地,40万株紫粉色兰花竞相绽放。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选苗、换杯、浇水等工作,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近年来,上林农商行通过发放近6亿元“桂惠贷”,支持园区建设智能恒温大棚,实现花卉规模化种植。园区还引入夜间无人机灯光表演,通过编排“凤凰”“圆月”等造型图案吸引游客,将传统种植基地升级为集观光、体验、创收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农业+科技+文旅”模式既提升了花卉产业附加值,又通过门票、餐饮、务工等渠道带动周边村民增收。金融与科技协同发力,推动传统花卉种植向农旅融合升级,为乡村振兴开辟了可持续的富民新路径。
据悉,该大棚培育的精品蝴蝶兰供不应求,尤其在春节前,除了销往国内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还远销东南亚国家。畅通的销售渠道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致富。目前产业园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200多人。
巷贤镇耀河村中耀庄村民黄素姮开心地说:“我从2023年到兰花基地做工,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工资,这里离家近,上班和照顾家庭都很方便。”
玫瑰甜透岁月,金融巧手绣繁华
永福县罗锦镇下村源头屯的山上有一个种植基地,种植一种可供观赏也可食用的玫瑰花。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玫瑰花即将进入盛花期。
驱车来到种植基地,目之所及是漫山的玫瑰花。但奇怪的是,有的玫瑰花正沐浴在阳光之下,有的玫瑰花却种在大棚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如果想让玫瑰品相更好,还是要用大棚进行种植。今年我们将陆续将另一边的大棚也搭建起来。”种植基地负责人之一的吕次林说。
为了使朵朵玫瑰香飘万里,永福农商行通过“玫瑰贷”支持该种植基地完成了种植大棚的升级改造,并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清晨花农采摘新鲜玫瑰,白天通过直播销售冻干花冠等加工品,夜间冷链运输将玫瑰饼等产品送往粤港澳地区。从田间种植到电商销售再到食品加工,每亩玫瑰综合产值超过2万元。永福农商行的信贷资金打通种植、加工、销售环节,使传统种植业升级为高附加值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样板。
从线上热销的茉莉花产品,到万亩花卉基地带动的旅游转型,从传统花卉种植的拓展升级,到副产品加工的产业化发展,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围绕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通过针对性金融服务支持产业发展,为种植端提供助力、为生产环节配套资金、为产品流通搭建渠道,通过金融支持农业全链条发展,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也让农民通过特色产业实现增收。(黄春蕾)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