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微博
在净息差收窄、减费让利、行业分化加剧等多重压力,2024年银行业的经营环境面临复杂挑战。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32万亿元,同比下降2.27%。
在此背景下,3月26日,青岛银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年度成绩单。截至2024年年末,青岛银行净利润44.05亿元,增速近2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青岛银行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强化特色经营以及数字化赋能,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路径。
ROE突破11%:零售、对公、金融市场“三驾马车”齐发力
2024年,在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净利润增速放缓。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分不同类型银行来看,仅有股份制银行净利润约实现2.37%的正增长;国有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同比下降,分别为-0.47%、-13.13%、-9.75%。
青岛银行在2024年实现了多项核心指标的稳健增长,彰显了其强劲的经营韧性和稳健的发展态势。
在盈利方面,在行业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青岛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付息成本,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年末,青岛银行实现集团营业收入134.98亿元,增长8.22%。实现净利润44.05亿元,增长19.97%;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增长20.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提升至11.5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分析其盈利构成不难发现,一方面源自青岛银行的降本增效,另一方面是2024 年该行稳步扩大业务规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协同增长,带动营业收入增长。
浙商证券分析指出,青岛银行2022年以来ROE整体呈改善态势,主要得益于息差优势扩大以及运营成本改善,同时中收表现持续保持在上市城商行较优水平。
青岛银行通过零售银行、公司银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驱动发展,形成坚实的客户基础。
在零售业务方面,2024年青岛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27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7.61%。通过零售客群扩面做实,持续深化客户、产品和渠道体系建设,强化财富管理业务优势,打造拳头产品。光大证券方面指出,青岛银行在城商行中较早布局理财子公司,理财业务具有较强提升潜力。
同时,青岛银行上线差异化定价产品“心意存单”,上架最短持有期理财带动活期存款沉淀,实现存款结构有效优化、付息成本有效压降。全年,零售存款付息率2.46%,下降18BP。
在公司业务方面,2024年青岛银行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87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45.84%。2024年,银行业零售业务增速普遍出现放缓情况,多家银行已经在积极布局对公业务增量。而在这一方面,青岛银行已经走在了前列。
浙商证券认为,青岛银行深耕青岛,覆盖全省。山东经济体量大,青岛经济领航山东,是青岛银行发展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青岛银行信贷投放紧盯重点项目储备,围绕“五篇大文章”,发力“八大赛道”,分层分类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绿色金融、养老金融、优质制造、公用事业、海洋经济等领域信贷投放全面提升。2024年,该行公司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不含应计利息)2623.54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长413.48亿元,增幅18.71%,占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的77.01%。
在金融市场方面,2024年青岛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13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1.58%,成为青岛银行盈利新动力。通过“投行+销售+做市”模式,以销售和做市促承揽、以交易和投研促销售,全面打通投行、销售、交易、研究、托管等业务,优化同业负债结构,积极发展轻资本业务,巩固牌照资质优势,持续提升收入贡献,打造行业头部金融市场品牌。
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青岛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抵御能力增强。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14%,较2024年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41.32%,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强化。
数字化赋能:从工具升级到生态重构
数字化创Hehson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产业格局,金融业态在这场变革中迎来发展拐点。
对于青岛银行而言,在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借力技术革新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已成为必然选择。作为驱动现代金融转型的核心引擎,科技创新正为这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注入破局突围的战略动能。
2024年青岛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达5.65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4.19%;科技研发人员342人,较2023年年末增长7.21%,占该行员工总数的6.69%。
科技赋能夯实了经营底座。该行自主研发产品谱系平台,加速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构建了智能识别平台,持续提升科技稳定运行能力,实现重要业务系统应急预案100%覆盖,济南异地灾备中心建成投产;全面深化前沿技术的研究,加速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构建“管理与技术双轮驱动”的科技专业能力体系,投产“信息科技一体化管理平台”,自研商务管理、运维管理、云原生DevOps等平台,探索科技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技业协同推动了提质发展。青岛银行建立了四大机制,缩短对接周期,提升项目评价实效;明确四大项目建设模式,在线上渠道、营销运营等18个领域已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目前,技业协同成果颇多。在对公业务方面,青岛银行投产了包括“对公线上营业厅二期”在内的重点项目,启动智慧信贷项目群建设;创新推出“票链e贷”“智造e贷”等线上融资产品,丰富数字服务生态与线上产品线;建立线上贷款快速对接机制,标准化对接银证银企,提升公司业务的数字化运营效率。在零售业务方面,青岛银行发布了手机银行8.11版本,自主研发“青银智聆—移动端客户体验监测系统”,手机银行上线经营贷、商业养老金等功能,创新推出“幸福列车”理财快销小程序,提升零售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深挖数据提升了科技基础。该行实施“强基行动”及数据治理专项行动,构建数据质量控制流程与监测机制,实现数据服务体系全覆盖通过夯实数据质量管理,青岛银行全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经营管理、风险防控、营销获客等方面数字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涵盖16个领域、65项关键风险指标的“数字化贷后体系”;发布涵盖9大专题、180余项关键指标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新增及优化客群提升、产品推荐等10个智能营销模型。
一系列的举措已经转化为了成果。如在数字化渠道服务方面,青岛银行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和银企直联线上客户占比达88%,线上渠道业务替代率达97%;在数字化产品支撑及营销方面,青岛银行对接多家消费金融机构,累计放款13.50亿元,财富代签类产品线上化率达95.45%;个人端“数智战队”代销理财金额合计79.52亿元。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4年青岛银行以特色化经营和数智化转型为双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2025年三年战略规划的收官,该行将继续深化“专业化、数智化、体系化、差异化、特色化”能力建设,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向着“价值领先银行”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