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视点‖猪价持续低位拉锯,尚未触及二育目标补栏价!未来供应还会增加,猪价还要降吗?

来源:饲料市场

回顾3月猪价行情,国内标猪价格维持低位拉锯的走势,价格普遍盘整在14.5~14.9元/公斤。月初,受生猪产能释放、出栏均重提升以及传统消费淡季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市场供强需弱格局凸显,猪价持续承压下行。正值月底,养殖端出栏节奏基本正常,二次育肥补栏热度仍保持,继续截留部分适重猪源,供应整体变化不大。终端市场消化速度尚可,屠宰企业宰量微幅波动,猪价震荡微降。

未来生猪供应量将有所增加,而下游市场消费增量空间有限,供大于求,但考虑到短期内二次育肥仍存逢低补栏意愿,预计猪价环比跌幅不大,生猪养殖预期利润略微下降。

近期猪价低位拉锯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2025年3月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7.43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4%,同比上涨14.6%。生猪平均价格15.3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上涨2.1%。猪肉平均价格26.3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上涨5.5%。

震荡变化的驱动因素

产能释放与出栏节奏博弈:2024年9月仔猪出生量较高,导致2025年3月生猪供应压力增大;养殖端出栏均重增加,集团猪企因2月计划完成不佳,3月出栏压力进一步加剧;中小标猪及中猪供应能力提升,市场过剩现象明显。

消费淡季效应:3月为传统猪肉消费淡季,居民家庭消费以鲜品为主,餐饮及团体采购需求恢复缓慢;清明假期对市场提振有限,居民饮食结构偏向清淡,肉类消费意愿下降。

政策调控与市场情绪: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通过储备调节、信息发布等手段努力维护市场稳定,对猪价走势产生一定影响;养殖户、屠宰企业、消费者等市场参与者的购销情绪对猪价产生直接影响。前期猪价上涨导致养殖利润增加,养殖端集中出栏,市场供应量增大,对猪价形成压力。

养殖成本与盈利状况: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养殖成本变化对猪价产生间接影响;部分企业通过优化饲料配方、调整养殖规模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整体而言,猪价下跌导致养殖利润缩减,部分养殖户面临亏损压力。

疫病与二次育肥:近期多国仍在爆发非瘟,国内也有猪场出现不明疫病,虽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疫病高发期猪群免疫力下降,对猪价形成了一定压力;当前标肥价差扩大,刺激二次育肥入场,但养殖端情绪谨慎,二次育肥占比变化对猪价走势也产生一定影响。

分地区来看:

东北地区:稳定。养殖端压栏惜售情绪较强,出栏节奏放缓,叠加下游屠宰企业采购需求平稳,供需博弈下价格保持坚挺。

华北地区:稳中弱跌。山西等地因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升,大体重生猪供应增加,屠宰企业压价收购,导致价格小幅回落。而京津地区受周边低价猪源冲击减弱,价格暂稳。短期来看,终端白条走货疲软仍将压制价格上行空间,预计华北猪价维持稳中偏弱运行。

华中地区:稳中涨跌调整。临近月末,湖北地区集团场有缩量拉涨行为。

华东地区:弱跌。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冲击市场。山东、安徽等地屠宰企业白条订单减少,压价意愿增强,养殖端被迫降价走量。江西虽局部标猪供应偏紧,但大猪消化缓慢,价格重心下移。

华南地区:下跌。养殖端对低价抵触情绪升温,但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屠宰企业订单有限,高价猪源成交难度加大。

西南地区:稳定。养殖端挺价情绪浓厚,但终端消费疲软导致上下游博弈加剧。尽管部分企业尝试提价,但下游白条走货滞缓,实际成交价难有突破。

整体来看,养殖端生猪供给整体持续增加,局地集团场产生抗跌惜售情绪,但整体仍以稳价稳量出栏为主,而屠宰端整体稳定,屠企亏损下屠宰意愿一般,对高价猪源接受度较差,预计近期猪价仍以稳为主。

未来猪价如何?

未来生猪供应量将有所增加,而下游市场消费增量空间有限,供大于求,但考虑到短期内二次育肥仍存逢低补栏意愿,预计猪价环比跌幅不大,生猪养殖预期利润略微下降。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视点‖猪价持续低位拉锯,尚未触及二育目标补栏价!未来供应还会增加,猪价还要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