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新闻广播
小米SU7推出后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清明节临近,纸扎版祭祀品热销,市场上出现的纸扎版“小米SU7”引发广泛关注。新闻广播记者采访律师了解到,这些产品的热卖或有侵权风险。
纸扎版“小米SU7”等产品在网店热卖
记者通过在多个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搜索发现,当前确有不少商家正在对纸扎版“小米SU7”进行售卖。纸扎版“小米SU7”在外形和标识上高度模仿了小米SU7,价格最低十几元,普遍不超百元。有的商品详情明确标注“纸制品、冥府用品、小米SU7电动车、配备专车司机”等字样,还详细标有长宽高等尺寸大小,甚至有商家直接写着“祖宗有排面”等宣传语。同时记者注意到,除了纸扎版“小米SU7”外,在售的纸扎祭祀品还有纸扎版“宝马”、“奔驰”、“劳斯莱斯”,甚至纸扎版“华为三折叠手机”等。某网店纸扎版“华为三折叠手机”售出件数显示超过3.7万件。
市民胡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不会排斥这类产品,“感觉这种产品很新颖,祭奠先人,让他们也能在另一个世界享受更现代的生活”。网络上,部分网友呈现出调侃的心态,比如有网友表示“生前买不起,死后烧一台”。但也有网友表示担忧,担心传统祭祀文化失去原有的庄重和肃穆。
律师:商家售卖或有侵权风险
商家售卖这类产品是否侵权呢?记者采访到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他认为,这些纸扎版祭祀品使用了小米或者其他品牌的商标标识,可能会涉及到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通常知名品牌会在全类别注册商标,未经他人授权使用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就容易构成商标侵权。同时在不正当竞争方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未经许可使用,知名商品包装装潢、特有名称等引发公众混淆误认的行为,可能会构成不正当竞争。”
不过,北京已任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瀚雄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殡葬用品上使用知名汽车图片、车标、logo等,并不绝对会引发公众混淆误认,因此并不绝对会构成相关侵权。”
随着网购的普及,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是否也会面临到侵权风险?对此,赵占领律师认为,通常还是会按照“通知-删除”规则来考虑,“权利人如果向平台发出侵权的通知之后,平台如果没有采取删除、断开链接等措施,就损害扩大部分可能会与具体的卖方承担连带侵权责任。如果及时采取了措施,尽到平台注意义务,一般可能不会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据赵占领律师透露,现实中,大公司和品牌进行相关起诉维权的情况并不多见,“或考虑到清明祭祖是对先人的一种怀念。在祭祖活动中购买具有相关品牌标识的产品,本身也代表着购买者对于产品的认可,所以往往品牌方面会考虑到购买者的心理等综合因素,对于维权会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
殡葬用品要警惕侵害知名企业家、明星等人格权
记者注意到,在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发布的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中,曾出现一起某企业把知名企业家名称注册为殡葬商品商标,被判构成侵害人格权的案件。
附案件情况:谢某是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其本人及名下公司有较高知名度。老乡陈某与谢某早年间曾有经济纠纷。2014年至2022年间,陈某陆续申请注册多个与谢某姓名及其名下公司名称同音同字、或同音不同字、或谐音的商标,以及将谢某姓名与其公司名称或老家地址相关联的商标,注册商标所涉商品类别包含了骨灰盒、棺材、寿衣等殡葬用品,部分商标已获注册并使用在骨灰盒等商品上。在谢某对上述商标提起撤销申请后,陈某仍以谢某名字提交同类别的注册商标申请。2022年,陈某注册登记与谢某同名的丧葬用品经营部,经营范围为殡仪用品销售、殡葬服务等。
审理法院认为,陈某基于不当目的针对谢某的行为,主观恶意明显,即便从普通社会认知角度看也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畴,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已侵犯谢某的姓名权和人格尊严,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最终判决陈某停止使用相关商标、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北京已任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瀚雄提示,殡葬行业发展要警惕侵害知名企业家、明星等人格权,“如果殡葬用品上画着知名汽车企业家,或者公众喜爱的明星等,在目前的社会风俗观念下,侵害人格权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