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晏国文 卢志坤 北京报道
(太极集团2024年年报。)
3月28日,中药上市公司太极集团(600129.SH)披露了2024年年报,净利润同比减少9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0.27亿元。这与2024年感冒感染类药品需求骤减有较大关系。
太极集团年报还披露,经过重庆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以及自查,4家子公司(涪陵制药厂、西南药业、桐君阁股份公司、重庆中药材公司)预提税款及滞纳金2.32亿元。截至财报披露日(3月28日),上述4家子公司已缴纳1.43亿元。
针对补税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重庆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和太极集团。重庆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方面表示,其属于重庆市税务局的派出机构,不方便单独对外接受采访。太极集团未对记者采访进行回应。
感冒感染类产品销量骤降
2024年,太极集团营业收入为123.86亿元,同比减少2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7亿元,比2023年的8.22亿元同比减少96.76%。
太极集团业务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中药材资源、大健康及国际业务等。2024年,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38亿元,同比下降32.25%;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67.4亿元,同比下降9%;中药材资源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0.82%;大健康及国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9.43%。
实际上,2024年前三季度,太极集团净利润为5.45亿元。而第四季度情况发生剧变,净利润为-5.18亿元。
(太极集团2024年年报关于不同治疗领域产品经营数据情况。)
在今年1月24日披露的业绩预告中,太极集团方面表示,2024年业绩骤降的主要原因是,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影响,2024年公司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等药品销量下降。
据2024年年报,太极集团七大核心治疗领域的营业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消化及代谢用药、抗感染药物,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幅度分别为35%和48.43%。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是太极集团知名的防暑用非处方药。根据产销量情况分析表,2022年,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两种不同规格)生产量合计为1.13亿盒,销售量为1.07亿盒,库存量为0.24亿盒。
2023年,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三种不同规格)生产量为2.31亿盒,销售量为1.91亿盒,库存量为0.75亿盒。
2024年,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两种不同规格)生产量为0.96亿盒,销售量为1.05亿盒,库存量为0.55亿盒。
可以看出,2023年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产销量均比上年度大幅增长。而2024年,该产品的产销量同比均减少近半,同时去年库存量为销售量的52%。
对乙酰氨基酚是社会比较熟悉的退烧药。2024年,太极集团该产品的销售量也出现剧烈下滑。
根据产销量情况分析表,2023年,太极集团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10S)生产量为0.32亿盒,销售量为0.31亿盒,库存量为0.04亿盒。而2024年,该产品生产量为0.21亿盒,销售量为0.14亿盒,库存量为0.11亿盒。
4家子公司预提税款及滞纳金2.32亿元
3月27日,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重庆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对西南药业检查情况以及重庆中药材公司自查情况,西南药业、重庆中药材公司应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等共计约1亿元。
其中,西南药业需补缴所得税8000万元;重庆中药材公司需补缴增值税及滞纳金2000万元。本次不涉及行政处罚,上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计入2024年度当期损益。
太极集团方面称,上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事项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不涉及前期财务数据追溯调整。西南药业和重庆中药材公司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将计入2024年当期损益,预计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
不过,在3月28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太极集团方面披露,需补缴税款的不只有2家子公司,实际有4家子公司。
据太极集团2024年年报,2024年,重庆市税务局对子公司涪陵制药厂、西南药业、桐君阁股份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税务情况)进行了税务检查,重庆中药材公司对2020年至2023年期间的纳税义务开展了自查。
根据当地税务检查和企业自查情况,上述子公司于2024年缴纳税款合计7140.9万元,并预提税款及滞纳金合计23217.81万元。截至本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3月28日),上述子公司于2025年已缴纳2024年预提税款及滞纳金合计约14315万元。
涪陵制药厂、西南药业、桐君阁股份公司都是太极集团核心控股子公司。2023年,这3家子公司净利润合计为7.63亿元。而2024年,这3家子公司净利润合计仅为1.2亿元。
(编辑:曹学平 审核:童海华: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