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嘉善本地产新鲜羊肚菌上市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王一堡

  通讯员 倪峥嵘 汪宁园

  本报讯 主产于云贵川地区的羊肚菌,去年11月由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引入嘉善试种。眼下,在土壤中心嘉善双碳创新研究院的努力下,羊肚菌迎来了丰收,今后嘉兴市民也能吃上本地产的新鲜羊肚菌了。

  在位于嘉善县姚庄镇武长村农业小微产业园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内,一株株羊肚菌撑起褐色的“小伞”,伞盖壮硕饱满,阵阵菌香扑面而来。“羊肚菌的品质非常好,大一点的个头有15厘米左右,小一点的也有五六厘米。”土壤中心嘉善双碳创新研究院院长翟壮说,羊肚菌个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营养包的配方和生长环境的调控。

  在大棚的田垄上就放着一包包透明包装的营养包,这正是羊肚菌生长的关键所在。翟壮介绍,菌种播下去两三天后就要开始放营养包。营养包放下后,50天就可以长出羊肚菌。

  羊肚菌对营养的需求很苛刻,传统种植中使用的营养包配料主要为小麦和谷壳。为实现绿色低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指导土壤中心嘉善双碳创新研究院通过反复试验,研发出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新型营养包配方。

  “我们种植羊肚菌的初衷是想研究资源化利用,因为新型营养包可以利用废弃物秸秆,符合我们做绿色农业的想法。”翟壮说,所用的秸秆主要是由之前的低碳水稻产生的,在经过筛选后,再进行细小的分割,然后和石灰、草木灰、苞谷粉、小麦等进行一定的比例混合,做成了新型营养包。

  试验数据显示,新型营养包种植的羊肚菌产量与传统配方持平,但菌菇品质更优,菌柄粗壮、香味浓郁,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实现了秸秆的“变废为宝”。嘉善县固防中心主任李飞表示,通过创新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不仅破解了秸秆焚烧污染难题,也开辟了一条“无废循环、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之路,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今年,土壤中心嘉善双碳创新研究院共种植了5个大棚约6亩地的羊肚菌,亩均产量在800斤左右。“目前我们通过网络面向全国市场销售,大部分是送到上海的西郊菌菇交易市场。送往上海的收购价是40元一斤,市场前景很好。”翟壮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嘉善本地产新鲜羊肚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