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报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湖南郴州的飞天山风景区,只见一艘艘画舫在碧水清波上航行,船上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两岸如画的丹霞奇貌。而在码头边的瓦窑坪村,村民杨毛妹正忙着将刚出锅的油糍粑打包给游客。“来这坐船的游客是越来越多了,这我家小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多的时候一天能卖1000多元呢。”她笑着告诉记者,这里创建精品航线后,周边的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给村民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周边经济稳步发展。
这一幕只是湖南创建精品航线激活区域经济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湖南通过交旅深度融合,创建多条国家级、省级精品航线,激活沿线经济,推动水路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3月25日,记者从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获悉,2024年,湖南省水路客运量1507.10万人,同比增长11.02%,今年春运期间,湖南水路客运量更是突破百万人次,其中,水路旅游客运量达45.3万人次,同比增长53.09%。
精心筹划 激发水路旅游活力
湖南是水运资源大省也是旅游大省,373条通航河流、281条客运航线、196个4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如何让“水上航线”转变为“风景线”?当“水路+旅游”融合发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湖南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设试点航线、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安全保障、优化公共服务等多项措施,为湖南交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推动全省水路旅游客运的高质量发展,做到“旅游兴航”,湖南早就开启了长远谋划,并绘就“路线图”。
2021年,湖南出台《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规划》,提出支持依托航道条件和旅游资源等要素发展水上特色旅游客运;积极打造与旅游、文化、城市等相互融合的旅游航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湖南省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公共服务、强化安全保障等。并制订《湖南省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创建工作方案》《湖南省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创建指南及验收标准》等文件。
2024年,长沙橘子洲旅游码头航线、资兴东江湖水路旅游客运航线、石门仙阳湖旅游航线通过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验收,其中,长沙橘子洲精品航线2024年客运量增长97%,营收突破1亿元,较2023年翻了一倍,并入选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典型案例;而郴州东江湖精品航线带动沿线52个村的集体营业性收入暴增,2024年该航线周边民宿餐饮收入达12亿元。
用好政策,撬动地方投资是关键。记者从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获悉,2024年,湖南对市县旅游航道补助达1.3亿元,省内客船运力结构调整安排奖补资金2000万元,在便民码头建设上投入达4000万元。湖南通过省级资金支持政策,让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方式吸引地方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水路旅游项目。例如,郴州建设10个便民码头所需的3426.5万元资金,其中593.5万元来自省补资金,剩下2830万元都来自地方投资。另外,当地两家客运公司还筹集了905万元用于精品航线创建项目。
双轮驱动 释放精品航线“乘数效应”
2024年,湖南充分运用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着手打造了首批10条省级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利用精品航线带动全省水上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水上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湖南“锦绣潇湘”品牌建设。记者从湖南水运事务中心获悉,湖南今年还将启动省内第二批10条精品航线创建工作。
“我们将重点城市作为水路旅游的‘主战场’,与周边景区紧密联动,全面发掘湖南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展现郴州碧水丹霞、张家界特色溶洞等秀美山川之景;深度融合湘西古镇、苗寨等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主任张胜告诉记者,在政府部门的合理布局下,当前湖南水路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了长沙橘子洲、郴州东江湖、湘西古镇等资源矩阵,确保旅游资源供给充足,市场体量有所保障。
湖南不断打造水上旅游精品航线,也带动了农村水路客运转型升级。
湖南省可通航河流中除具备货运开发价值的等级航道外,大量的一般航道分布在县级城区、乡村及水库等地区,这些一、二级河流却串联着数量可观的旅游景观。湖南借助开展省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创建的东风,有效挖掘农村水路旅游资源潜力,利用“航道+”实现“旅游+”,促进农村水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是对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货运骨干航道体系的有效补充。
湖南省在通过交旅融合发展水路旅游客运的同时,也在有效推动水运绿色发展。通过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新改建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加快客运船舶“以旧换新”,积极发展新能源旅游客运船舶。
据悉,2024年,湖南已拆解老旧客船60艘,新建新能源客船41艘,不仅有效降低水运旅游行业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也助力湖南水上旅游朝着绿色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通过“交通+旅游”“传统+绿色”的双轮驱动,既激活了农村水路的旅游经济价值,又实现了航运业的节能减排,为内陆地区水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持续优化航线布局、扩大新能源船舶覆盖,并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
特色领航 解锁乡村旅游致富新密码
一条条精品航线建设的加速完成,让湖南水上旅游的广度、深度得到不断拓展,旅游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有力推动乡村振兴,为当地群众致富提供了新路径。
郴州市翠江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全长6.5公里,连接翠江码头至瓦窑坪码头,一条航线不仅串联了沿线的多个景点和村庄,形成了“水路+陆路”的循环模式,更串联起了山内外的游人和产业,“网红打卡地”成为当地的致富密码。
“我们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的‘水上丹霞’,专程从广州过来的。”在郴州翠江,记者遇到的不少游客都是在短视频平台被种草,然后来到翠江旅游。
据悉,随着翠江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的创建和拓展,提升了景区的可达性和游客体验,加之飞天山景区的宣传推广,这里的游客量同比增长40%。瓦窑坪村日均接待游客数达6000人次,年创收超600万元,村里新增了12家民宿,村民自制的腐乳、茶油成为热销伴手礼,村集体收入从零变为50万元。
在怀化市芷江和平湖水上夜游精品航线,科技与民族文化完美融合。夜幕降临,侗族风雨桥在激光投影的映照下仿佛活”了起来。这条航线将抗战受降历史与少数民族风情相结合,开发出“沉浸式夜游”产品,成功将“流量”转化为“增量”,让芷江旅游的方式从“半日游”变为“深度游”。
据芷江水运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夜游航线2024年旅游乘船游客7.5万人次,营收达920万元,航线范围内民族特色街区、文体广场的门店营业数量和营业面积达到91%,为当地创造了超过4300个就业岗位。
在“峰迷全世界”的张家界,有一条被称为“百里画廊”的茅岩河,除了幽深险峻的峡谷风光,还有壮观的玉皇石窟、神秘的九天溶洞。
得益于精品航线的悉心创建,茅岩河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旅游。2024年5月至9月,茅岩河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总客流量同比增长22%,其中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100%。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的还有当地百姓的收入。为了承接游客的餐饮、住宿、消费等服务,以往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开起了小卖部、农家乐、民宿。2024年5月—9月,当地特产茅岩莓的销售收入较前年同期上涨35%。
建一条航线,串一路美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人民。从“运旅客”到“运风景”,湖南创建水上精品航线的实践揭示了一条规律:当交通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汪静水也能激起振兴涟漪。
(本文图片由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