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3月30日,多家银行内部已接到总行相关通知,将于4月起上调消费贷利率,原则上投放贷款的利率将不会低于年化3%,重新授信的贷款也将面临利率调整。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就在3月底的最后几天,部分银行在上调消费贷利率之前集中投放了一批利率优惠券。由于有效期仅仅一两天时间,有客户经理提醒客户尽快提款,抓住消费贷利率上调前对老客户投放的最后一波福利。
银行“放券” 客户提款
3月29日,银行消费贷利率拟在4月上调的消息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浪潮,这意味着3%以下的利率将很快绝迹江湖。
但是,家住北京朝阳的张先生登陆某国有银行的手机时意外地发现,这家国有大行在3月29日当天在他的账户发放了一张消费贷的利率优惠券。
“这张优惠券的利率为年化2.9%,3月29日才发到账户中,有效期到3月31日,也就只给了2天时间使用。”张先生说。
张先生表示,银行客户经理专门用微信发了消息提醒使用消费贷利率优惠券和提款,不要错过了这一波福利。“我一直在银行有消费贷款,最低利率是年化3.16%,额度是30万元。平时将消费贷作为备用金,要使用的时候随时提取,也能够随时还款。”
那如果暂时没有资金需求是否就赶不上这波福利呢?实际并非如此。张先生透露,他此前有几万元的消费贷,在银行给这张利率优惠券之后,他向银行重新申请了年化2.9%利率的消费贷,并偿还了此前3.16%利率的消费贷。“只是将贷款置换了一下,几万元的贷款能省200元左右。”
对于部分客户来说,消费贷利率上调有可能会影响客户4月之后的贷款提款,多位银行客户经理已经不断在发朋友圈提醒客户赶在4月提前提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银行消费贷利率价格战之下,有银行给到客户的消费贷利率在优惠补贴后的利率水平能低至年化2.5%以下,一旦3%利率成为消费贷利率的底线,那么很多客户也会选择这两天集中提款。
某城商行北京分行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两天消费贷提款的情况比较集中,网点也在加大营销的力度。
3%红线 剑指“内卷式”竞争
“消费贷利率价格战是行业的一种恶性竞争,监管相关指导是为了避免这种无底线的竞争。在确定了3%利率红线之后,银行的营销中心也就不会都放在价格上,这是对行业良性发展的一种保护。”上述城商行北京人士表示。
从各家上市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看,多家银行消费贷不良率处于上升通道,甚至部分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超过了3%,而过低的消费贷利率使得银行的资金成本和收益倒挂,长期来看难以为继。
此外,消费贷利率过低容易导致资金的套利。记者了解到,此前,消费贷的利率低于住房按揭贷款,一些消费者会通过申请消费贷资金偿还一部分住房贷款的方式来省钱。另外,不少银行推出了消费贷“平常只还息,到期还本”的还款模式,减轻了很多客户的还债压力,也让客户更有动力倒腾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消费贷利率较低,部分消费者也会铤而走险将资金挪腾投向股市、理财等禁止领域。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表示,消费贷利率过低,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如果持续竞争甚至可能导致银行基于压力后的赔本经营,违背银行系统稳健经营的大宗旨。同时,低利率消费贷容易被套利者利用,违规进入非消费类行业可能引发其他信用风险。“暂停也是为了避免无序竞争,过度压低利率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王蓬博称,消费贷利率应该考虑行业的可持续性,既要有效刺激消费,又要避免过度借贷和银行净息差压力过大。应根据客户信用状况、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合理设置利率水平,避免过度内卷。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