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城市留人要注重“硬件”“软件”并举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近期的春季招聘会成为城市新一轮“抢人大战”的缩影。当前,各地“抢人大战”进入白热化,政策不断加码、利好持续增加、氛围更加友好,谁能吸引更多人才,谁就抢占了发展的主动权。

    3月14日,苏州工业园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暨青年人才社区建设推进大会宣布推出求职驿站免费住、最高2000元/月的实习补贴、最高超5万元应届本硕博的安家补贴、12万元应届博士生活补贴等“真金白银”举措。杭州“抢人大战”风生水起,上城区博士后最高可领100万元安家补助,实习生可拿到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余杭区将招聘会开到火车站,人才“出站即求职、下车即上岗”。

    以往三、四线城市争夺人才多见报端,如今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了“抢人大战”。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应届毕业生推出“求职7日免费住宿、实习3月免费短租、就业3年优惠长租”阶梯式安居体系,这在北京市尚属首次;上海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每年免费累计居住15天,覆盖毕业前1年至就业后两年群体;深圳宣布为来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天数从7天延长到15天等;重庆提出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人数要达到40万人以上,其中市外来渝人数需超过6万人的方案;不缺人才的广东也提出,未来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到广东就业创业。不少城市的人才竞争渐渐从人才补贴、住房补贴、优待落户等“老三样”,递延到求职路费补贴、求职免费入住、配套服务等“新三样”。

    随着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的兴起,青年人才不仅意味着当下城市的活力,而且意味着未来发展的格局。城市发展亟需吸引人才,不仅在于短期“抢人”的人才激励政策,更在于长期不断升级“留人”的人才策略。目前各城市人才吸引力呈现多元化态势,各城市通过激励政策创新、产业升级、生活保障配套优化等方式增强城市竞争力,不仅吸引了人才留住了人才,更成为人口净流入持续增长的地方。

    从长远来看,城市发展需“抢人”之短期举措,更需“留人”之长期决策。如杭州凭借电商和生命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连续多年稳居人才吸引力前五,其2023年平均招聘薪酬位列全国第三,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14.6万、人才净流入占比1.2%,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20年以来杭州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达到208万。

    据了解,为吸引人才,杭州还推出了“青荷礼包”“青荷安居”等八大举措,如生活补贴,向全球青年人才提供了从就业到创业、从生活到社交的全方位支持;“做青年的陪跑者,而非裁判员”“英雄不问出处,不在意985、211”,对于人才没有“条条框框”,不唯学历唯能力;落户门槛从学历向技能延伸,面点师、理发师等也能得到尊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不仅吸引人才,而且吸引人气,更聚焦流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其中,“投资于人”不仅意味着对人才的吸引与投资,而且意味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创业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不仅在于“硬件”,如产业发展、就业率、激励优惠政策等,还在于社会保障等“软件”,更在于充满机遇、唯才是举的文化环境。总而言之,城市人才争夺战,不仅在于人才争夺的短期策略,更在于长期的吸引人留住人的良好政策,还在于人人安居乐业的整体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环境。

    城市以人才为引擎,才能得以快速发展;人才以城市为机遇,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对于人才,不仅要硬的激励政策,更需要软的全方位配套服务,还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让人才不仅珍惜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而且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引凤留凰”,关键在于让人才安居乐业;给政策、给机会、给平台,给尊重、给荣誉、给成就感等,让人人都能成长、成才,让人人都尽展其才。这样的城市才朝气蓬勃,更有着大格局的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城市留人要注重“硬件”“软件”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