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邓军(左二)与种植大户在西瓜大棚查看瓜苗长势。(受访者供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嘿哟,轻点放。”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青菜塘村西瓜大棚里,村民张老黑一边小心翼翼地移栽西瓜幼苗,一边招呼来务工的乡亲。眼下,西瓜移栽正当时,驻村第一书记邓军忙碌指导村民移栽,嘴里不停念叨:“大家注意间距,保证每株瓜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2023年5月,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邓军主动请缨,来到青菜塘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刚一到任,邓军就开启“暴走”模式,对全村进行“拉网式”走访。
产业是强村富民的支撑。经过前期大量调研,邓军盯上了郎岱西瓜这一特色产业,“郎岱西瓜口感好、品质优,虽然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没有打开市场,销量有限,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品牌打响,把销路拓宽。”
驻村没几个月,郎岱西瓜迎来丰收,村民们犯愁:“就在本地卖,价格上不去啊。”“不是咱不想多种,就怕种多了卖不出去。”为解决销售难题,邓军决定线下线上双管齐下,多渠道开辟销路。
邓军充分发挥“娘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系建筑企业的优势,带着新鲜的郎岱西瓜奔赴各个建筑工地和项目现场积极推介。同时,主动联系一些传媒公司,热情邀请他们来村拍摄微短剧《村瓜顶呱呱》,将“甜蜜”产业与乡村爱情故事相融合,着力打造“村瓜”品牌。
“微短剧《村瓜顶呱呱》全部由村干部和村民出演,随着该剧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的热播,郎岱西瓜借助网络火出圈。”邓军介绍,目前各短视频平台已收到大量网友咨询信息,内容几乎都围绕同一个问题——如何购买郎岱西瓜。
驻村两年,邓军帮助拓展销售渠道,助力销售西瓜3万余斤,全村西瓜种植面积从200亩扩大到400亩,西瓜产业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我们打算搞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深挖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旅品牌,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对于村里下一步发展规划,邓军已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