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缅甸地震救援的中国速度

30日,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往飞机上搬运救援物资。新华社

30日,重庆市蓝天救援队集结准备出发。新华社

30日,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别墅公寓建筑群,缅甸华侨华人青年志愿者前来协助救援工作。 新华社

30日,救援人员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别墅开展救援行动。新华社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地时间30日下午2时许通报,缅甸强震造成全国死亡人数升至约1700人,另有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

缅甸人民惯以“胞波”(缅语同胞、亲戚之意)称呼中国人民,以表示亲切,而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也被称为胞波情谊。地震发生后,中方救援队、缅甸华侨华人等中方救援力量紧急驰援缅甸,抢救生命,共克时艰,彰显了深厚的胞波情谊。

争分夺秒 抢救生命

缅甸28日发生7.9级地震后,急赴缅甸震区的中国救援人员正在与死神赛跑,冒着酷暑紧张工作,争取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抢救更多生命。

当地时间29日上午7时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他们即刻与缅甸消防救援队会合,前往受灾严重的内比都。当天傍晚,救援队伍抵达内比都市区后立刻展开救援工作。他们正在开展救援的这家医院里,一座三层建筑严重受损,一楼已完全垮塌,造成多人被埋压。救援人员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下发现了有生命体征的幸存者。

30日5时,他们从欧达拉蒂利医院废墟下救出1名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这是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后,救出的第一名受灾民众。

30日上午,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在欧达拉蒂利医院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成员,对救援医疗队震后第一时间到缅救援表示感谢。

在另一受灾严重的缅甸城市曼德勒,30日凌晨,首批抵达曼德勒市的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队员立即在当地开展工作。先遣组队员加紧勘察评估长城酒店等灾害现场,在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部分地区异味浓烈,苍蝇横飞。中缅救援人员正加紧准备疫苗,做好防疫准备。

中国蓝天救援队勘测组队员李文阳说,他们准备以曼德勒市云南会馆为中心点,分成东南西北4个勘测区域。志愿者们搜集救援队负责搜救的三个大的坍塌点之外的所有坍塌建筑内失踪人口、幸存者、遇难者信息,并将信息汇总到先遣队,以便为随后救援力量的安排做好提前的计划和勘察。

胞波携手 共渡难关

“来了100多名志愿者,陆陆续续还会再来人。加油!”30日一早,在地震受灾严重的缅甸曼德勒市,华人青年志愿者杨菁菁正和伙伴们一起,在当天凌晨抵达灾区的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队员指导下,协助救援前期工作。

曼德勒市区内一个名为天空别墅的11层公寓建筑群受强震影响,三座楼体中的两座完全坍塌。据了解,另一座楼体5层以下发生坐沉垮塌,数百人遭掩埋,亟待救援。此项任务对救援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缅方特请中方救援队伍针对这座建筑展开搜救。

在当地代表缅方主持搜救协调工作的缅甸消防培训学校校长吴索温对新华社记者说,感谢中方为缅甸救灾提供帮助,希望有了中方救援人员的加入,能更有效地营救被困人员。

6时30分,上百名缅甸华侨华人青年志愿者响应号召赶来,在救援队员的专业指导下展开信息搜集、震区情况勘探等前期技术、信息和后勤保障工作。缅方救援部门官员也赶来,向先期抵达的救援队先遣队员介绍缅方对国际救援工作的分工安排。

当地华人居民小杨一家30日凌晨告诉记者,人们通过华人自助微信群联系,告知大家救援人员急需消毒水、手套、N95口罩等物资。许多在仰光的华人得知后连夜开车十几个小时送物资到曼德勒,不少餐厅也把餐食免费辗转送给救援人员。

“我是一名教师,家里情况还好,听到这边受灾的消息很难过,有力出力,我过来帮帮忙。”缅甸华人青年志愿者刘立平告诉记者。

中国蓝天救援队先遣组组长曲正权说,30日将有来自中国多家民间救援队伍的80人由仰光飞抵曼德勒机场,队员们携带大量专业搜救设备,飞抵曼德勒后将立即投入搜救。

紧急包机 调运物资

30日下午1时50分,距离MU9003次航班飞往缅甸仰光只有十几分钟。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飞机引擎声轰鸣,工作人员正争分夺秒,往飞机上搬运救灾物资。

飞机舷梯上,8名工作人员依次排开,一箱箱打包好的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在他们手中快速传递,运入机舱。机身下方的托运舱入口处,一名工作人员接收着从传送带运上来的大号物资箱。许多箱子上印着的“胞波情谊、守望相助”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是云南在缅甸地震发生后48小时内,向缅甸运送的第二批省级救灾物资。

据悉,29日,云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筹备帐篷、毛毯、折叠床等救灾物资,全力支持缅甸地震救灾工作。第一批救灾物资已于29日早晨从云南昆明空运发往缅甸地震灾区。

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世代毗邻而居,中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胞波情谊。这次云南紧急包机,调运药品、食品、衣服、帐篷等生活及救援物资共约7.3吨,全力支援缅甸救灾。

“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应急保障机制,动态调整航班计划,增加包机,全力保障云南救援人员、救灾物资顺利抵达缅甸。”中国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辉说,公司还安排专人跟踪物资装卸,确保第一时间装载运输。在工作人员一番忙碌后,救灾物资装载完毕,飞机缓缓转向,沿着跑道加速起飞。

“北京时间下午4时22分,飞机到达仰光机场,地勤人员已做好接收物资准备。”执飞MU9003次航班的机长秦晔参加过多次救灾飞行任务,有着丰富的执飞经验,“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充分考虑灾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后续救灾物资的筹备与运输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云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现场负责人王涛说,“这些救灾物资,是中缅胞波情谊的见证。”

为确保救援物资、救援人员、入境就医人员第一时间快速验放通关,中缅边境启动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昆明海关表示,现场安排关员24小时值班,及时开通“绿色通道”。

(综合新华社3月30日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缅甸地震救援的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