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见习记者 孙东玉
本报讯 “这批食品原料出入库时间记录不全,建议安排专人每日核对。”日前,南太湖新区市场监管分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对生产车间卫生状况、原材料进货查验记录、生产加工关键控制点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细致检查,针对企业不规范行为,执法人员逐一提出方案,协助解决企业实际难题。
这是新区市场监管分局积极构建“执法+服务”监管模式的有效实践。今年以来,该分局通过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一线,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实现了行政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我们全面推广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不以处罚为目的、不以罚款画句号,把服务挺在监管前、让监管跑在风险前,引导、帮助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新区市场监管分局表示,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55家,收集企业各类问题6个,推进解决问题5个,剩余1项问题已纳入重点督办清单。
在近期走访中,新区市场监管分局得知辖区某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执法人员对企业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在了解到企业拥有3项中国发明专利后,分局派出工作人员协助企业进行专利评估,并陪同企业对接金融机构,协调银行实施创新企业贷款政策,最终促成800万元政策性贷款精准落地。“这笔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为后续扩大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企业表示。
此外,围绕初创型企业发展需求,新区市场监管分局持续完善帮扶措施,开展创业指导工作。近日,新区市场监管分局组织开展了2025年财务合同技能培训暨“青创”服务座谈会,聚焦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吸引了近百名企业代表参加。“会上提到的很多政策法规,我之前都一知半解,这些科普对我们小微企业帮助很大。”某建设企业负责人吴女士说。
据介绍,新区市场监管分局将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关切,更好地发挥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效能,持续高效解决企业的实际难题,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为推动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