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付银星)今年以来,王益区应急管理局进一步提高全区工贸领域安全管理水平,结合当前复工复产重点工作,探索建立6项服务举措,全方位为工贸企业生产经营安全保驾护航,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展好教育培训服务。组织“开工第一课”活动,邀请辖区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40余人参加,现场讲解复工复产“六个一”要求,细化分解“19项指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增强企业安全意识,夯实主体责任,理清工作思路,指导有序复工。
开展好专家答疑服务。组建“线上安全”服务平台,组织陕西省应急厅专家库成员、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线资深安全管理人员等安全专业力量,全天8小时工作日在线,用视频、图像等形式,为企业答疑解惑、指导整改,第一时间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开展好现场指导服务。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监管部门成立帮扶小分队,制定“课程表”,每天帮扶指导1家企业,针对复工复产期间存在且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全系统、各环节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全覆盖隐患排查,现已累计指导工贸企业15家,排查隐患80余项。帮助企业对复工复产全员培训教材、试卷进行把关审核,指导做好设备调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等符合复工复产条件。
开展好示范引领服务。在全区工贸领域指导1家企业创建二级标准化达标;2家企业完善应急预案;3家企业完成安全设施“三同时”设计。创建标准化班组4个,分别在同行业、同类别组织开展观摩活动,帮助引导其他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好资源共享服务。起底工贸领域现状,细化辖区企业类别,梳理建材类6家、机械类6家、轻工类2家、纺织类1家、其他类1家,结合日常监管情况,选树行业标兵,为同类企业牵线搭桥,进行结对帮扶,营造比学帮超、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开展好跟踪增效服务。针对帮扶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欠缺、资料不完善、现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推荐2名安全管理人员入职企业,协助6家企业整理资料,“回头望”指导现场管理1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安全管理能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