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首款自发声动态变形OLED面板问世 有助研发下一代智能显示器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团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款能自由改变形状的自发声智能手机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其超薄、柔软,变形完全通过电信号实现。该突破为多个行业的下一代智能显示器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新一期《npj柔性电子学》上。

显示器行业正迅速向柔性技术(如可弯曲、折叠、卷曲和拉伸)发展,但现有技术大多依赖于机械结构(例如铰链、滑块或电动臂)来实现形状调整。这些方法往往导致设备厚度增加、重量上升以及设计受限,这对于追求紧凑性和优雅性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电子产品来说尤为不利。此外,为了提供沉浸式用户体验,当前设备还需要单独的扬声器模块,这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和体积。因此,如何将形状适应性与音频功能集成在一起成了一大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专用超薄压电聚合物致动器的新方案。当这种致动器被整合进柔性OLED面板中时,它可通过电信号驱动面板变形为各种复杂的形状,包括凹曲线、凸形、S形、倒S形及波浪状等,并能动态响应。重要的是,这些变形完全由电信号控制,无需任何机械组件。同时,致动器还能通过高频电信号振动产生声音,使OLED面板本身就能作为扬声器使用。

这项技术是首个在单一超薄OLED面板中结合自由形状变形能力和内置声音输出的技术,既保留了OLED轻薄、柔韧的特点,又扩展了其功能,支持复杂形状变换和声音发射。团队已在实际尺寸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上成功验证了这项技术,展示了其在不同几何形状之间可靠、可逆地转换形状并生成清晰声音的能力。

总编辑圈点

追求用户极致体验的今天,什么样的智能设备才会深入人心?那就是能够动态适应用户需求的显示技术,以及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克服了现有柔性技术中的许多限制,做到了上述两大特性。它的潜在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变形移动显示器、沉浸式汽车仪表板、视听可穿戴设备,乃至具有互动性和表现力的软体机器人等。这或预示着,一个更加互动、灵活且个性化的数字时代即将到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首款自发声动态变形OLED面板问世 有助研发下一代智能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