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王文金:特钢行业无损检测设备国产化任务紧迫

“我国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阶段,未来3年~5年或有20%~30%的减量。特钢有特殊的工艺、特殊的装备、特殊的标准、特殊的需求、特殊的客户,是钢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特种兵、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3月27日,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在特钢企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交流研讨会上表示。

“当前,我国特钢行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必须满足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高质量特钢,而无损检测设备是确保高质量特钢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没有无损探伤设备,就搞不好特钢。”王文金坦言,“长期以来,我国特钢行业无损探伤设备被国外垄断,设备价格高得难以想象。”  

据统计,我国特钢行业主要检测装备近60%主要依赖进口。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特钢核心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67%,但效益下滑48.7%,特钢协核心企业亏损面达到46.2%。  

“在此背景下,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任务更加紧迫。”王文金提出,要对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保持清醒认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的紧迫性、重要性和极大的增长空间,加快国产化步伐。“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不是特钢行业的专属,只不过特钢行业应用比较集中,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基本都要用无损检测装备。”他说道。  

第二,特钢行业各企业要为下游配套设备企业提供使用场景,为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先行先试、大胆试验提供应用平台。  

第三,行业各方要互信互通,共享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加速提高我国特钢行业无损检测装备技术应用水平。  

“一句话,面对关键设备被‘卡脖子’的风险,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王文金强调,对于特钢行业而言,现在就要从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备件国产化做起,推动行业整体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王文金:特钢行业无损检测设备国产化任务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