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伟坤)昨天,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论坛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联盟揭牌。该联盟旨在让更多科技人才参与技术创新,推动科技繁荣、普及、交流,助力人才成长,加速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增进科技界合作,发挥科技智库作用,使创新成果惠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联盟是由金砖+国家多类单位组建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已启动“巴中合作中心”项目。除了中巴双方科研机构等开展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研发创新,该项目还将开展中巴合作办学、师生互访等,促进国际产教融合与人文交流。
论坛上,“金砖工坊”添新成员——财智未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南非西北大学共建的金砖工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方向)正式揭牌。目前,“金砖工坊”依托国内90余个国际训练基地,与南非、俄罗斯等国的大学和相关机构签订了30余份谅解备忘录,通过技术培训、标准互认及技能护照计划,助力国际产能合作。
未来,北京将扎实推进科技合作,推动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建设一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支持创新主体在金砖国家等构建科技园区,引导孵化机构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海外布局。北京还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等。
另外,第九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2025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启动。前者自2017年发起,已成功举办8届,累计吸引45万人次参与;后者已成功举办3届,共有4万余名选手报名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