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海新能科跌1.24%,成交额4194.48万元,换手率0.56%,总市值74.72亿元。
根据AI大模型测算海新能科后市走势。短期趋势看,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主力没有控盘。中期趋势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筹码积压。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舆情分析来看,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异动分析
碳中和+乡村振兴+生态农业+PM2.5+节能环保
1、2024年8月12日互动易回复:公司主营业务之一为烃基生物柴油的生产和销售,2023年公司烃基生物柴油实现营业收入23.6 7亿元。公司生产的烃基生物柴油可以替代化石基柴油,相比化石基柴油碳减排率可达80%以上,在碳中和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
2、2018年4月份,全资子公司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助力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
3、2018年8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与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本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和优势,就应用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打造“土地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三聚环保与全国农技中心合作推广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公司表示,依托全国农技中心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通过与当地已有的名、优、特等具有品牌价值的农产品或农业生产加工企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三聚绿能在生物质炭基肥料生产加工、土壤改良、农产品品质提升及农业生产大数据共享、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电商平台、保险、金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共有品牌、共享二维码、共同经销等合作方式,共同打造出全程可控、可追溯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实现风险最低、利益共享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4、公司主营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特种催化材料及催化剂、脱氯剂、脱砷剂。产品对大气治理都有效,具有pm2.5概念。公司是为基础能源工业的产品清洁化、产品质量提升及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脱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其他净化剂(脱氯剂、脱砷剂等)、特种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公司是中石油能源一号网、物资装备网成员,是中石化“三剂”协作网成员单位,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一级生产供应商与A类供应商,是行业内少数具备上述网络资质企业。在未来1-2年内公司将针对石油化工、煤化工、气体净化等领域开发适用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根据公司科研成果进行工业化示范,并作为成套技术和工程提供方在特定行业客户中推广。
5、能源、环保一体化服务商,在多个子产业链形成了技术壁垒;大气治理方面,脱硫净化剂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22.40万,占比0.01%,行业排名43/176,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8.28亿,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22.40万 | -1582.43万 | -1280.99万 | -6524.60万 | -8134.18万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137.03万,占总成交额的7.36%。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71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71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3.17,注意支撑位处反弹,若跌破支撑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63号馨雅大厦2层,成立日期1997年6月3日,上市日期2010年4月2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环保新材料及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化石能源产业综合服务,生态农业与绿色能源服务,油气设施制造及综合服务,贸易增值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烃基生物柴油61.11%,环保材料及化工产品38.67%,其他(补充)0.22%。
海新能科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土壤修复、生物质能、区块链、清洁能源、融资融券等。
截至3月20日,海新能科股东户数4.61万,较上期减少1.02%;人均流通股50529股,较上期增加1.03%。2024年1月-9月,海新能科实现营业收入18.39亿元,同比减少65.55%;归母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减少107.84%。
分红方面,海新能科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74.86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4年9月30日,海新能科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六大流动股东,持股1604.4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8.16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