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清明将至,上海多家老字号的青团又开始起蓬头了,杏花楼、沈大成、功德林、王家沙……但凡出品“青墩墩”的老字号门前都是一条条长龙。
每年的青团季,新品都是要拿出来比拼的。今年市场上的新品不少,沈大成研发出春三鲜青团、叮咚买菜上新茉莉轻芽青团、德兴馆推出能裹住一只大虾的青团、功德林新添了鲜笋烤麸和椰香紫薯口味……今年这些新品青团背后有啥生意经?看得到的时令、看得见的食材,是本季清明“限定美食”青团的趋势,也是青团走向更健康的符号。
看得到的时令
南京路上,沈大成门口半个月前已是长队蜿蜒。周末,孙钰和闺蜜从浦东赶来排队,队伍绕了好几圈,等了好久才买到今年“爆款”——春三鲜青团。“这个青团是朋友推荐的,说特别好吃,一个只要8元。”买到青团后,她就迫不及待先吃了一个,青团里藏着春笋丁、荠菜、鲜香菇丁,热气腾腾地吃着香喷喷,她很在小红书上秀了图文:一口吃出了春天的味道。
“今年沈大成一共推出了5款现制现售的青团,新品春三鲜青团和龙井茉莉条头糕都卖成了爆款。”沈大成小吃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沈晓龙告诉记者,这几天青团销量每天已经达到6万-7万个。
新品为何能成爆品?沈晓龙也在内部不断复盘成功经验。“近年来,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跟着春天当季的时令产品走。”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时不食”,“现在沈大成每年当季都会推出新品,研发的时候都会把春天的元素放到新品里面,此前的马兰头鲜肉,今年的春三鲜、龙井茉莉爆款,都是抓住了春天的味道。”
百年素菜馆春风松月楼今年也再度将松子马兰头青团推到前台。春风松月楼豫园店店长姜炜民告诉记者,这一青团主要以春季时令食材马兰头为主,将其剁成颗粒后与松子仁、豆干均匀搅拌,既可品尝到马兰头的清香,又有松子仁的油润感,很多老客人一买就是6只,说只要吃到马兰头青团就觉得春天到了。
“越是春天当季的时令产品,卖得越好。”叮咚买菜资深商品开发人员蔡韵也给出了同样的结论。叮咚买菜研发团队去年底就开启了2025年的青团项目策划,经过七八轮百人级新品盲测,才从16款创意配方中挑选出6款春日限定青团,其中就有独家研发的茉莉轻芽青团。蔡韵透露,这款青团以烘青绿茶为基底,融入茉莉花与白芸豆,将春茶之鲜、茉莉之香凝于一枚青团,裹住了整座城市的春意。数据显示,目前这一产品上海地区的单日销售已突破1000单。
看得到的食材
中华路上的百年老字号上海德兴馆,最近外卖档口因为“青墩墩”的上市,又变得热闹。新鲜出炉的青团尤带着热气,绿油油的皮子带着麦青特有的清香,如果今年扒开“外衣”,还能看到里面“趴”着一整只大虾。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看得到的食材”也是今年青团季的一大趋势。德兴馆店长王佳运介绍,大虾鲜肉青团的馅心为猪肉糜、鲜笋丁和青虾仁。其中,“主角”大虾选用的是规格为三十到四十头的大青虾仁,相比普通虾仁的规格要大了约2-3倍,每一只青团都包了至少一只完整的大虾仁,吃起来“存在感”很强,再加入春天独有的春笋,与猪肉按比例搅拌调味,热时还能喝到鲜美的汤汁。
“中华路店原来每天有5位师傅一起包制青团,目前迎来高峰期,本周起又增加了3人,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现制现售的青团。”王佳运说。
用看得到的食材,也为经典青团带来新增量。3月7日,杏花楼的青团首次上架山姆,并在山姆全国市场铺开。记者在山姆真如店看到,这款杏花楼咸蛋黄肉松青团一盒8个,售价35.9元,包装盒上0豆粉、猪肉松的字样很醒目。截至上周,这一新渠道已经带来了24万盒的增量。
尽管是同一款咸蛋黄肉松青团,但记者注意到,其最终呈现的配料表并不一样。“我们从去年12月就开始与山姆对接,山姆对青团的外皮、口感、湿润度等提出了很多要求,最后经历了25次打样送样的过程,最终的定制版在今年2月才确定下来。”上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厂长徐刚告诉记者,相比门店内的经典款“网红”青团,山姆的产品主要卖点在于食材的蜕变升级,比如使用的是定制纯肉松以及高邮咸蛋黄,山姆也更倾向于清洁标签,因此色拉酱等一些丰富口感的辅料也被“删除”。
渠道的拓展,为杏花楼打开了思路。“咸蛋黄肉松青团是杏花楼2016年创新的青团产品,正逐渐从网红走向长红,在打造新经典的过程中,产品是否可以在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做更多的衍生和技术升级。”徐刚总结说,一方面,产品原来的味道和形状要作为特色保留下去,另一方面,品牌可以在细节上根据不同渠道进行调整,迎合新的人物画像。杏花楼食品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智静透露,今年杏花楼青团季的销售额预估在7000万左右,预计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
原标题:《老字号青团新品哪家爆了?追时令、见食材……春天从青团里“溢”出来》
栏目主编:戎兵
来源:作者:文汇报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