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世经述评 | 美加征关税冲击日本经济基本盘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现行利率水平不变,并将关注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动态,审慎决定进一步加息的时机。造成这一不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美国政府的加征关税政策。在货币政策难以独立施展、出口产业承压、国际谈判空间受限的背景下,日本正被迫再次寻求外交与产业政策的双重突破口,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深刻冲击日本经济的基本盘。

3月份,日本央行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相继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均决定维持现行利率水平不变。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多次提及“高度不确定性”,并表示将关注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动态,审慎决定进一步加息的时机。事实上,造成这一不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美国政府的加征关税政策。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日本进口汽车预计位列其中。

关税“大棒”终将重重落地。有日本经济学界人士认为,美国汽车行业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是造成汽车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所谓不公平的贸易壁垒本就是“伪命题”。如果通过关税措施保护美国汽车业,其低生产率、高成本的现状仍将维持,进一步削弱其国际竞争力。此外,为应对美国政府激进的关税政策,预计抵制美国汽车的浪潮将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美国汽车出口很可能进一步下滑。也有评论称,全球已经进入了经济上不能再依赖美国的时代,日本需要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片山正则表示,一旦征收25%关税,可以预见的是,日本汽车生产将会出现重大调整。有日本汽车行业人士评论称,在全球生产中对美国出口比例较高的马自达和斯巴鲁等车企,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生产体系。将大规模工厂转移到美国将会是巨大的财务负担,还将对零部件制造商造成压力。而在最终销售环节中,将这些投资转嫁到新车价格中十分困难,车企只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未来车身零部件的标准化进程可能将加速。

此前一段时期,日本政府、企业界均希望通过与美国政府的谈判换取关税豁免,但从目前形势看,日本想“独善其身”已经被宣告不可能。日本是美国汽车进口的第三大来源国,占比约达17%,略低于墨西哥(37%)和韩国(19%)。但如果算上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日本汽车,占比将更高。有经济学界人士认为,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关税,正是因为日本汽车夺走了美国的财富。

相关经济学界人士指出,从历史上看,日本政府曾经有通过自愿限制对美汽车出口以换取关税豁免的经历。日本政府及日本汽车制造商可以向美国政府提议,宣布进一步扩大美国本土生产的计划,并对输美汽车采取自愿出口限制措施,以避免美国政府关税措施。但也有分析认为,在欧盟或其他国家和地区因不愿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做出让步,且自愿限制对美汽车出口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日本通过自愿限制对美汽车出口换取美关税豁免的方案似乎也难以被采纳。有企业界人士指出,不知道“最坏情况”何时来临,就什么也做不了。一段时期以来,政策的不透明压制了企业投资意愿,也阻碍了出口计划安排。近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表态称,日本已通过多层渠道向美国传达关切,并将通过日美之间的密切讨论采取必要措施。然而,此前无论是日本首相石破茂,还是日本经产大臣武藤容治,均未能通过展示日本对美经济贡献获得关税豁免的回应。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中期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由3.3%下调至3.1%。鉴于日本可能受钢铁、铝、汽车等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的增长预期较此前下调了0.4个百分点。若美日互征25%关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三年内减少约0.87%。经过日本经济学界人士估算验证,若美国对日本所有输美产品征收25%关税,预计日本出口将减少3.7万亿日元,导致GDP下降0.61%,再考虑因关税导致贸易伙伴国GDP下降对日本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日本国内出口下降的连锁反应等间接影响,其预测结果与OECD基本相符。

在货币政策难以独立施展、出口产业承压、国际谈判空间受限的背景下,日本正被迫再次寻求外交与产业政策的双重突破口,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深刻冲击日本经济的基本盘。有分析认为,在“日美同盟”的背景下,日本政府采取对等措施“绝地反击”的概率仍然较小,若在“极限施压”下,在其他问题上加大对美妥协力度,未来恐怕将进一步丧失经济政策的自主性。(经济日报记者 陈益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世经述评 | 美加征关税冲击日本经济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