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处于大变局中,非常不平静,但在这么多的不确定中有确定性的因素,那就是中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邢广程,3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的2025“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中俄分组会上表达这一观点,得到两国智囊认同。在他看来,世界有这么多大国,大国之间关系最好的、最稳的就是中俄关系,成为世界大国之间最大的确定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中俄论坛由中俄两国重点智库打造,形成以双边交流为核心的多层次、多面向、多功能的国际交流机制,已成为中俄两国举办高端学术交流会议的重要平台。此次分组会议由华东师大与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发展与支持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共同发展的空间:全球与欧亚维度”为主题,近百位专家学者在沪对话。
中俄关系为何能够成为世界上大国关系发展的最大确定性?学术研讨中,邢广程解析了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常量和变量,阐释双方“三不”关系。在他眼中,作为当今世界大国和互为最大邻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性质。“‘三不’的价值,就在于‘常量’的确定。”值得一提的是,邢广程认为,这3种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常量,是以两国关系中的“负面”、“禁行”样式确定下来的。从曾经的结盟到关系正常化,30多年来回头看,两国所确定的“三不”极富远见,具有超越时代的外交价值和智慧,由此“三不”成为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具体而言,“不结盟”是中俄关系的上限,“不对抗”是中俄关系的下限,而“不针对第三方”则是中俄关系的宽度。邢广程表示,中俄之间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影响,“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睦邻关系释放着恒量效应,“谁能拆散?”同时,中俄关系的“变量”正在叠加。两国关系逐步递进,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格局,政治互信、经济合作以及人文领域交流均不断深入。
基于这些常量和变量,面向21世纪,中俄关系的未来是可以预测的。美国文博大学教授于滨比方说,就像俄罗斯套娃,如果剥去层层外延,中俄关系的内核就是一种正常关系。邢广程表示,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而且新时代的中俄合作具有强大内生动力,推动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双边关系。
作为“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合作方,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是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俄罗斯联合研究院的牵头单位、国家首批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建设的试点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为中俄双方的学术与人文交流搭建桥梁。校党委书记梅兵介绍,学校还与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互设海外工作室,在俄方高校建立中国研究中心,设立一系列学术交流平台。
原标题:中俄智囊在上海:这个非常不确定的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在哪里?原因有“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