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安基金)
上周市场热点回顾与分析
【市场热点回顾与分析】
上周A股市场震荡调整,大盘价值横盘整理,小盘成长回调。市场表现方面,上证指数跌0.04%,深证成指跌0.75%,创业板指跌1.12%;上证50涨0.16%,沪深300涨0.01%,中证500跌0.94%,中证1000跌2.14%,中证2000跌3.90%,中证红利指数涨0.23%。交投活跃度降幅较大,上周沪深日均成交金额为1.24万亿,前值为1.51万亿。
行业方面:
行业层面,上周上涨靠前的行业是医药生物(0.98%)、农林牧渔(0.56%)、食品饮料(0.40%)和家用电器(0.38%),下跌靠前的行业是计算机(-4.89%)、国防军工(-3.98%)、通信(-3.87%)、机械设备(-3.49%)和建筑装饰(-2.83%)。
国内方面:
(1)财政及经济数据发布。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43856/45096亿元,同比-1.6%/+3.4%,财政支出有望进一步加快。经济数据方面,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0.3%,较2024年降幅收窄3.0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改善明显。(2)产业方面,国产AI模型再次迎来突破,蚂蚁集团采用国产芯片,基于“专家混合”(MoE)机器学习方法来训练模型,可将成本降低20%,且效果与英伟达H800等芯片的结果相当。政策层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AI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力,将继续深化“AI+”专项行动,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
海外方面:
(1)美国关税政策升级。特朗普宣布将对购买委内瑞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收25%的关税,相关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同时特朗普表示将对所有未在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汽车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将于4月3日开始征收。(2)美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相对偏弱,美国3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49.8,为3个月以来新低;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57,低于初值57.9,创逾两年新低;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超过预期的2.7%和前值2.6%,引发市场对于潜在通胀的担忧。
后市研判 (3-6个月)
临近特朗普关税政策重要节点,以及A股年报和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这两方面不确定性带来避险情绪升温。短期看,上述两大不确定性落地前,我们认为指数仍处于整固期。
从中期角度看,一方面我国AI技术进步引发高度关注,产业层面进展不断,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讨论升温,科技股交易活跃度显著提高;此外,近期公布的部分金融、经济数据显示宏观基本面温和修复。另一方面近期中央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针对前期一系列针对涉及提振消费政策的总结、梳理和提炼,再次突显出中央对2025年全面提振消费的战略规划和重心,我们预期各地后续或将持续出台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和财政政策,真金白银全方位支持消费领域全面复苏。上述两方面中期因素为市场运行托底,总体市场处于可为阶段。
建议配置的行业
A股自1月下旬起的反弹中,市场中积累了一定盈利资金,尤其是AI及机器人等泛科技方向,因此出现阶段性止盈是正常现象。“四月决断”中,A股的盈利结构,国内经济、地产等数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焦点,指数在这一期间可能迎来一段“整固期”。短期,大盘风格、红利风格或有所回归。
但就中长期主线而言,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最重要抓手。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国内外加速发展与 2025 年外需不确定性背景下,"人工智能 +"以及正在培育的未来产业与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体育等新消费方向将构成中国经济转型双主线。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