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康界
创新药领域的2024年业绩大考成绩陆续揭晓,在信达宣布净利润提前“转正”后,康方生物也表示公司整体向商业化盈利再近一大步。
过去一年,这家公司总收入下滑53.08%至约21.24亿元,尽管由于没有了高额的授权收入导致收入和净利润锐减并由盈转亏,但同期的产品商业销售收入却实现了同比24.88%的涨幅,达20.02亿元,同时经营性亏损持续收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亿元,净亏损约5.01亿元。
作为少有的手握两款上市肿瘤免疫双抗新药的一家药企,康方生物的产品业绩变现,也可以说代表了双抗市场的巨大潜力空间。
01
“以价换量”助销售创新高
去年6月份,2024年医保谈判方案刚公布的时候,康方生物为进入医保,曾主动将核心产品卡度尼利单抗(开坦尼®,PD-1/CTLA-4)的单支价格从13220元降至6166元,降幅达到53.4%,年治疗费也因此降至44万元左右,最终该药成功进入医保。
康方生物表示,这是其主动调整药品价格和优化商业体系的策略,但大幅的降价并未拉低该公司的全年产品收入,相反其年内商业销售收入达到创新高的20.02亿元,同比涨幅24.88%。
逆势增长超两成的背后,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康方在降价的同时取消了赠药方案,且有新的适应症获批,因此卡度尼利单抗全年整体收入依然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二是年内其他重磅产品获批上市开始贡献收入,包括头对头击败了K药的依沃西单抗(PD-1/VEGF),以及首个非肿瘤药物伊努西单抗(抗PCSK9单抗,AK102)先后在5月、9月获批上市。
不过康方生物此次并未在财报中披露具体的产品收入明细,因此外界未能知悉两款新产品的上市首战如何。
目前,康方生物已有6款实现上市商业化销售的新药,且两款核心产品卡度尼利单抗、依沃西单抗均已被纳入2024年医保目录,意味着2025年将进一步放量,加之不断解锁新的适应症,未来无疑将为康方生物贡献更多的收入。
高盛此前曾预测,仅依沃西单抗一款药,未来的市场空间或将达到530亿美元,增长潜力可谓尤为巨大。
康方生物董事长夏瑜亦在3月31日当天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公司商业化产品每个月都在极大放量,因此对销售数据很有信心,尤其两款双抗卡度尼利单抗、依沃西单抗均被纳入了2024年医保目录,虽然目前暂时无法给出销售指引,但年底数据将十分亮眼。
一方面以价换量冲刺销售额,另一方面上市产品组合不断扩容,康方生物俨然一副冲刺的状态,为达到盈利拐点蓄力。
今年3月中旬,康方生物的PD-1单抗药物派安普利单抗(安尼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NPC)的新适应症已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非肿瘤领域,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依若奇单抗(IL-12/IL-23,AK101),以及古莫奇单抗(IL-17A,AK111)也已递交了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或可上市。
02
12亿研发开支与25个Ⅲ期临床
随着核心产品进入医保,入院渠道得到拓宽,且非肿瘤业务的商业化建设提上日程,进入更多的潜力市场,2025年康方生物的商业化体系也在不断升级,团队人数已超1000人。
因此,在产品收入增长明显的同时,由于进入商业化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多,康方生物的销售费用也在翻倍增长,2024年销售成本同比增长了116.92%,达到2.89亿元,但商业销售的毛利同比依然增长了16.53%,为17.13亿元,毛利率高达85.56%。
从产品及管线来看,2024全年康方生物实现3个新药首次获批上市,2个新药新适应症获批上市,还有5个新药5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审评审批中;总计有50多个在研项目,24个产品全球开展临床研究,超过25个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已开展,其中15个为潜在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佳(best-in-class)双抗╱多抗╱双抗ADC。
但如此数量的管线布局之下,康方生物的研发投入却不增反降,也成为业绩公布后行业的关注点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康方生物的研发开支约为11.87亿元,同比减少5.29%,为近三年最低,降本增效效果明显。对此,该公司表示,近年其加强了临床团队建设,且原本委托外部临床服务供应商开展的研发服务已基本改由公司自营,令其得以进一步控制研发开支。
新康界了解到,目前康方生物的两款核心双抗产品卡度尼利和依沃西共有超20项III期、40余项II期临床进行中,覆盖超40个适应症;重点管线莱法利单抗(CD47)去年已进入Ⅲ期临床;自研的全球首个靶向IL-4Rα/ST2双抗(AK139)的临床试验申请也已获受理。
双抗之外,康方生物的首个自研ADC 药物AK138D1已进入临床,并在澳洲完成I期临床的首例患者入组;首个自研双抗ADC临床申请已获受理。
刚刚过去的2月底,康方生物的合作伙伴Summit还就依沃西与MNC巨头辉瑞达成了临床试验合作,计划共同推进该PD-1/VEGF双抗与ADCs药物在多种实体瘤中的联合治疗应用。
此举既是康方生物探索更多增量空间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差异化打法。
03
130亿美元双抗市场未来
据Market.us数据预测,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在2024年至2033年将以3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或将快速达到千亿美元以上规模。
截至2024年末,全球范围内共有17款双抗药物上市,市场规模约在130亿美元左右,销售额最高的两款药物均来自罗氏,包括用于血友病的FIX/FX双抗Hemlibra 、治疗眼病的VEGF/Ang2双抗Vabysmo ,两者2024年销售额分别为53.61亿美元、44.08亿美元,且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
此外,康方生物独占两款肿瘤免疫双抗卡度尼利和依沃西,随着依沃西在2024年一举头对头击败K药,这两款也成为全球明星产品,并引发国产双抗药物出海潮。
康诺亚、礼新医药、同润生物、嘉和生物......无论是License Out还是Newco,双抗已成为国产药物管线出海的重要力量。去年11月底默沙东先是砸下7亿美元首付引入同润生物CD3xCD19双抗CN201的全球权益,后又以高达5.88亿美元的首付款拿下礼新医药PD-1/VEGF双抗LM-299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更是令国产双抗在全球市场的热度飙升,迅速崛起。
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双抗领域至少有13项BD出海交易,总交易额在130亿左右,可作对比的一组数字是,2020-2023年中国双抗药物的海外交易数量总计也仅有14笔。
此外,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千款双抗在研药物,其中逾400款已进入临床阶段,占比超四成,且从临床前到临床III期间阶段,尤其临床III期,几乎近一半管线来自中国企业。
毫无疑问,中国市场正成为全球双抗BD交易的最大“供货方”,国产双抗也借此成为国际新药研发领域的新势力。
为何国产双抗如此受追捧?
答案不仅在于双抗的分子设计可避开单抗的专利壁垒,让MNC巨头得以在未来专利悬崖到来时拥有新的业绩助力,更在于国内企业越来越成熟的双抗技术平台效率及成本优势更为明显,产品也更具靶点差异化优势。
结语
从全球首款商业化双抗卡妥索单抗2009年于欧洲上市至今十余年,双抗的风终于吹到了国内。
除了康方生物已进入双抗业绩兑现期外,信达、恒瑞、康诺亚、科轮博泰等国内诸多企业均有重磅双抗药物在研,并将随着研发的持续推进,陆续走向商业化。而出海浪潮之下,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双抗走向国际舞台中央,在康方生物之后,续写更多的国产创新药崛起故事。
(转自:新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