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财经分析】券商年报修复预期乐观 自营业务依然“挑大梁”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记者闫鹏)截至3月30日,共有24家券商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18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但各券商之间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分析人士认为,随着2024年9月以来市场回暖,自营、经纪业务成为券商业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券商业绩分化的重要来源;投行业务则受IPO节奏影响普遍承压,资管业务各家表现相对均衡。整体看,券商基本面修复的预期较为积极。

自营业务依然“挑大梁”

2024年归母净利润逾百亿元的券商队伍扩容至5家,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7.04亿元、153.51亿元、130.24亿元、103.86亿元、100.31亿元。

在大型券商中,国泰君安、广发证券、中国银河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20%,中信建投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8%,中金公司则出现同比下滑,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5%。

从中小券商业绩表现看,华林证券、红塔证券业绩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100%;相反,光大证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58亿元,同比减少28.39%;国联民生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40%。

整体看,自营业务依然是券商业绩的重要支撑。2024年,中信证券自营收入达到263.45亿元,同比增长20.6%,在营收中贡献占比高达41.3%;国泰君安的自营收入146.95亿元,同比增长达61.04%;中国银河证券自营收入115.03亿元,同比增长50.21%。

南京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95%,南京证券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在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权益市场先抑后扬的背景下,叠加上年同期低基数,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公司全年经营业绩的压舱石。

对于业绩降幅较大的券商而言,投资业务的亏损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原因。例如中泰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7.92%,其在年报中表示,出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本期子公司投资业务收入下降等。

实际上,自营业务的表现与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呈正相关。以中信证券为例,2024年末,中信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6909亿元,较年初增长11%;衍生金融资产490亿元,较年初增长50%;其他权益工具投资907亿元,为年初的9.5倍。

兴业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徐一洲认为,中信证券延续增配金融资产,截至2024年末,金融资产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20.4%至8617.73亿元。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主要增配目标,其规模同比增长853.0%,预计通过永续债和高股息股票资产的配置来弱化市场波动的影响。

经纪、资管业务稳健 投行业务延续承压

2024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活跃度有明显上升,带动券商经纪业务普遍回暖。截至目前,18家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实现增长。

比如,东方财富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6.10亿元,同比增长17.29%。东方财富称,公司紧紧围绕为用户提供全方面财富管理服务的战略要求,2024年股基交易额24.24万亿元,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信用业务稳健发展,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

资管业务各家则表现相对均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10家呈现增长,11家呈现下滑。但头部效应较为明显,只有中信证券资管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2024年,中信证券大资管体系共取得管理费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

相比之下,过去券商业绩贡献的主要来源——投行业务则因IPO发行节奏的影响,出现普遍下滑态势。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超10家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出现缩水;广发证券、南京证券、中国银河投行收入出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7.42%、17.07%、10.60%。

整体看,机构对2024年券商业绩持续修复保持乐观。中银证券非银分析师张天愉认为,低基数与市场回暖背景下,2024年行业整体有望实现业绩增长。“924”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及后续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A股市场注入活力,股市行情、股基成交、融资余额、权益基金发行均得到显著提振,同时,2024年内债市整体呈现上行走势,财富管理和自营投资业务有望成为带动券业整体业绩修复的主要驱动业务。

山西证券非银金融团队表示,多数证券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增长。在相关政策引领下,市场表现逐步企稳,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日均交易额及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各项业务显著受益,带动证券行业业绩向好。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认为,目前券商板块估值水平仍偏低,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望延续同比改善趋势。

编辑:罗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财经分析】券商年报修复预期乐观 自营业务依然“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