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1日,沪市百余家“A+H”公司2024年年报迎来收官,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沪市A+H股公司2024年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38万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3.12万亿元,同比增长9.56%。
业内人士认为,沪市“A+H”公司大多为优质蓝筹股,通常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及相对稳定的业务表现,在引领产业升级、推进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蓝筹巨头稳舵
千亿元市值龙头企业扛大旗
沪市“A+H”公司中,千亿元市值龙头股占比超四成,成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从每日盈利来看,截至目前,约有19家上市公司每日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其中,工商银行以10亿元的每日盈利领衔。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银行板块的表现尤为关键。国有六大行持续发力,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净利润1.4万亿元,较2023年均实现正增长。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银行板块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信心。
石油石化领域里的龙头企业同样展现韧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巨头合计盈利3529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中国海油净利润增速高达11.38%,展现了能源领域龙头的强劲韧性。
有色金属板块的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势实现突破。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和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双交出亮眼答卷。紫金矿业通过规模扩张与技术优化,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36.40亿元,同比增长3.49%,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大增51.76%。洛阳钼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能优势,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上升64.03%。
新质生产力破局
创新引擎驱动产业跃升
在传统行业稳住基本盘的同时,新兴产业的崛起为经济注入新动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沪市“A+H”公司积极响应,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公司在国内市场持续推进采购、研发及制造端数字化变革、构建数字化产销协同体系,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推进场景化体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海外市场坚定高端品牌战略,聚焦本地化需求,通过搭建采购数字化平台提升成本竞争力、通过全球供应链协同提升产能利用率。
技术创新不仅是家电行业的驱动力,也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关键。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2.52亿元,同比增长18.37%,净利润74.98亿元,同比增长33.20%。公司不断提升玻璃制造技术和原材料研究,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超隔绝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5.02个百分点。
医药行业则通过创新产品和多元化合作实现突破。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公司表示,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报告期内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司专注于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疗效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发展导向的疾病及技术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产业投资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推动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转化落地。
“A+H”公司积极分红
回报投资者
在实现业绩增长的同时,“A+H”公司也注重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沪市“A+H”公司不仅“会赚钱”,更“懂分享”。据统计,以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来看,沪市“A+H”公司中31家公司的股息率达到4%以上,高股息率公司家数稳步抬升。
多家业绩向好的沪市“A+H”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公布了丰厚的分红方案,回馈投资者。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现金额为1.03元,合计分红金额达161亿元。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约244.31亿元。同时2024年公司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回购A股股份支付的总金额约7.03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约251.34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为51.19%。
银行板块的分红表现同样出色。据统计,国有六大行2024年年末合计拟分红金额超2158亿元,加上此前中期分红,拟派现金额累计将超4200亿元。市场人士表示,这些银行通过分红,将经营成果切实回馈给投资者,在稳定投资者收益预期的同时,也吸引更多资金配置银行股,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